硫磺谷
 
硫磺谷

硫磺谷(舊稱:大磺嘴)

數十道騰騰的白色蒸氣從地上微開的縫隙轟隆而上,
是活躍的大地向我們展示著她活潑旺盛,不容小覷的生命力。

 


硫磺谷目前是新北投一帶溫泉旅館及溫泉湯屋很重要的水源。
追根究柢,這邊的溫泉其實主要是屬「半人工」溫泉。
什麼時「半人工」溫泉呢?
下文會再繼續討論。


我想先介紹的是一般大眾較生疏的硫磺谷「採硫事業」:

 

硫黃是火藥的一種原料。
自從大航海時代肇興,槍砲逐漸成為戰爭武器的主力,
硫黃的重要性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位於北投的「硫磺谷」就是臺灣富有歷史的採硫舊地,
只是因為經濟效益不高,現在已不再開採硫黃,
而是改以生產半人工的溫泉,
提供給下游新北投一帶的居民及溫泉旅社使用。

 

硫磺谷是一呈東西向延展的谷地,
長約為700公尺。
本區南側露出的岩層為五指山層石英砂岩,
北側則是新鮮的火成安山岩體。


有數條南北走向或東北東走向的斷層構造線貫穿硫磺谷,
這些斷層應該是造成本區擁有溫泉資源的原因。
谷內熱液分布的範圍廣達1200平方公尺。
區內的岩石受熱液換質作用已局部形成矽化。
而在噴氣孔附近,則常可見到冷凝的硫黃結晶析出。

 

 
 
硫黃結晶

硫黃結晶(硫黃的黃並沒有石字旁,硫磺谷則依舊習慣,仍使用"磺"字)


硫黃屬於斜方晶系,貝殼狀或參差不齊的斷口,易碎。
其硬度1.5~2.5,比重2.05~2.09
表面呈松脂光澤,黃色之底色中帶有因雜質而呈現的綠、灰和紅色色調。
硫黃為熱的不良導體。
當手握著硫黃的晶體靠近耳朵旁邊時,就可以聽到脆裂的響聲。
這是因為手心的熱傳到硫的表面,使表面的晶體產生熱膨脹,
而其內部則因熱傳導速度慢而不影響。
因此在處理硫黃的晶體時要特別小心

 

正在噴氣的硫氣孔
正在噴氣的硫氣孔


氣態硫化氫接觸空氣後產生硫,繼而析出結晶。

 
硫磺谷人工溫泉

硫磺谷因舊時大量採取硫土所留下的凹陷地形

 

臺灣硫黃產區接近海岸,很早就有人採掘,作為貿易商品輸出。
早在元朝汪大淵所撰的《島夷誌略》(1349,元至正九年)一書中,
便記載臺灣出產硫磺。


「地勢盤穹,林木合抱。
山曰翠麓,曰重曼,曰斧頭,曰大崎。
大崎山極高峻,自彭湖望之甚近。
……地產沙金、黃豆、黍子、硫黃、黃蠟、鹿、豹、麂皮。
貿易之貨,用土珠、瑪瑙、金珠、粗碗、處州瓷器之屬。
海外諸國,蓋由此始。

由上述可知,
雖然無法確定硫黃的產地是否就在北投,
但臺灣的硫黃至少在十四世紀中葉即成為對外貿易的輸出品。


1556年,鄭舜功奉命赴日考察後撰寫了「日本一鑒」,
書裏首次載有臺灣的地圖。
島上畫了雞籠山,附近還畫有硫黃噴出的狀態,
內文記載道:

自回頭徑取小東島,島即小琉球,…。
夫小東之域,有雞籠之山,山乃石峰,特高於眾中,有淡水出焉。

可以知道,小東指的就是臺灣。

 

西班牙統治時期

16263月(天啟六年), 西班牙人進入到現在的台北平原、佔領北台灣,
企圖拓展東方的貿易路線。

西班牙佔據北臺灣時,嘗試攏斷硫黃的買賣。
依據1632年淡水西班牙道明會神父 哈新德 耶斯基維Jacinto Esqivel)報告記載:

 

「沿淡水河,在Quipatao(北投)一帶,
有一些村落出產大量的硫黃。
另一個硫黃產地則在
Taparri(大巴里)(可能是現在的金山磺山溫泉),
當地原住民早在西班牙來之前,
就開採大量的硫黃賣給中國人。
但是大巴里地區的原住民現在已經停止開礦了,
因為他們認為開礦會遭致厄運發生。」


西班牙人採行中國人與原住民間以物易物的方式,
與原住民交換硫黃,再轉賣給中國商人。
換言之,西班牙人控制臺灣硫黃礦源,阻斷中國商人和原住民之間的貿易管道,
再以高價售予前來基隆購買硫黃的中國商人。
不過,雖然中國商人必須以較高的成本向大盤商(西班牙人)收購硫黃,
但對外仍主控著臺灣硫黃貿易的經營權,

甚至也轉賣給當時佔據南臺灣的荷蘭人。
 

 

荷蘭統治時期

1624年荷蘭人即佔領大員(今臺灣安平),
開始殖民臺灣。


荷蘭對於臺灣當時的硫黃貿易情況也有所記載。
1640年(明崇禎十三年)<<巴達維亞城日記>>(印尼亞加達)即記有:


「商人白哥(Peco)及甘培(Campe)所派往淡水之帆船三艘,
已於十月回來,運到粗製硫黃十萬斤。
其中二萬斤為大塊而透明,其他為碎末,可精製為大塊者。
彼等日日從業,因缺乏必需之油(roet),乃向中國訂購,
日日期望其來貨,而以為可應付馬拉巴耳(印度半島上的Marabal)海岸之訂貨。」


由此紀錄中可知,
此時臺灣北部的雞籠(基隆)、淡水雖仍在西班牙的控制之下,
但荷蘭透過中國商人,仍可取得硫黃。
由硫黃系由淡水出港,可推測應為北投地區所出產,
且從其急迫的態度可看出,當時對硫黃貿易的需求。

 

1642年,佔據臺灣南部的荷蘭人派兵攻打北部淡水、雞籠等地,
成功剷除西班牙人在北部的最後勢力,
也直接控制了淡水附近的硫黃產區。


荷蘭人改變原來西班牙人只是從中抽佣的方式,
轉而將臺灣的硫黃銷售到國際上,開啟硫黃的國際貿易事業。
他們在後期開始操控壓榨中國商人,
要求中國商人負責收購淡水、雞籠的硫黃後,
低價予以收購,再以高價轉售國際。
這方式一直到1661年荷蘭人被鄭成功趕走後才告結束。

硫黃
在滿腦生意經的荷蘭人眼中是寶貴的財富,
當時荷蘭在臺的總督  揆一  甚至以硫黃做為禮物,
送給廈門的鄭成功示好,
以免鄭氏封鎖臺灣,斷絕其與巴達維亞的聯絡。

 

鄭氏王朝統治時期

 

 

1659年(明永曆13年),
荷蘭通事何廷斌至廈門會見鄭成功,稱許臺灣:
「沃野千里,雞籠淡水有硝磺…,真霸王之區也。」
勸鄭氏攻取臺灣。

 

 

在鄭氏佔據臺灣階段,
儘管窮兵黷武,
不過基於成本考量及統治地帶主要在台南,
其並未自臺灣北部取得硫黃以製造火藥。

 

閩南紀要就有記載:
「而鄭軍之在北投者,竟沾染硫黃,使手足糜爛」。
此外,認為「南嵌、淡水,窮年陰霽,硫黃所產毒氣薰蒸」
乃將犯人流放此地。


鄭氏王朝主要是積極向中國內地及海外各地收購,
或是掠奪各國船隻、接收荷蘭人所留下的軍事資源,以因應軍事所需。

 

西班牙人的北臺灣占據

在硫磺谷督看原住民採硫土的西班牙人(台灣歷史畫帖之一)

昭和10年(1935)日本帝國為紀念台灣始政40週年,
特成立台南市歷史館。
該館委託著名畫家小早川篤四郎繪製〈台灣歷史圖〉,
21幅油畫(100號尺寸),永久陳列於該館。
畫中內容經村上直次郎、岩生成一、中山樵、前信次等專家考證而製成,
故可信度極高。
每一張畫都述說著台灣的歷史和故事。

不過,目前原畫已經失傳。


 
清郁永河採硫處碑

立在遊客中心外頭的「清郁永河採硫處」碑

 

清朝統治時期

康熙22年(1683),施琅攻佔澎湖,7月鄭克塽降清。

當時有人建議捨棄臺灣:「宜遷其人,棄其地」
但是施琅譇為臺灣是個富庶之地,
於是上書皇帝

「臺灣地方,北南吳會,南接粵嶠…物產利溥…
硫黃水籐蔗粒鹿皮,以及一切日用之需,無所不有」
<<恭陳臺灣棄留疏>>


且同年,林謙光在「台灣紀略」一書中也寫到:
「磺產於上淡水,土人取之,以易鹽、米、芬布。」

因此臺灣被正式納入清朝的版圖。

 

對臺灣而言,
在以往西班牙、荷蘭,或是明鄭流亡政權的經營下,
臺灣是被當成圓心,向外發展,硫黃是對外貿易的產品。

在清朝的概念中,
整個中國的架構下,
臺灣則變成中國的邊彊,防守重於發展。
而且,因硫黃可製成火藥,清廷一直把硫黃和亂黨聯想在一起,
因而採硫成為非法產業,受到清政府禁止自由生產販售,
進而導致臺灣硫黃貿易的地下化。

 

整體而言,
清朝統治臺灣持續了約兩個世紀。
依其對臺硫黃政策的改變,大致可將其分為兩個時期:
一為嚴禁時期(康熙22年至光緒2年,1683-1876)。
二則為官方經營至完全開放民營時間(光緒3年至21年,1877-1895)。

不過,在嚴禁時期間時,西元1696福州榕城的火藥庫爆炸,
清廷下令地方政府要自己負責補足缺失的火藥。


由於硫黃是製造火藥的必要原料,
當時日本的硫黃價格又十分高昂,福州政府無法負擔,
因此郁永河便自願請命在隔年來到新北投一地採硫,
並留下了有名的臺灣地理介紹文章<<裨海紀遊>>。


郁永河,字滄浪,浙江仁和諸生。
由<<裨海紀遊>>的敘述可知,
郁永河並非親自開採硫黃,
而是以布匹向平埔族換取硫土:


「復給布眾番易土,凡布七尺,易土一筐,衡之可得二百七、八十觔。
明日,眾番男婦相繼以莽葛載土至,土黃黑不一色,
色質沈重,有光芒,以指撚之,颯颯有聲音者為佳,反是則劣。」

 

 

郁永河返回大陸後,
清廷並未就此積極開發此礦場,
反而是有不少不肖之徒在政府鞭長莫及、管不勝管的態勢下
在此偷掘硫黃,私製火藥。
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發生了林爽文事件後,
清廷正式下令封礦,嚴禁採硫,
甚至規定每年二、五、八與十一月,
都會派兵放火燒山,
使得想私採硫者無所遁形。


 

一百年後,同治2年(1863),
福建巡撫希望能開採硫,
以增加火藥庫存。
這項建議在同治八年才被允許,
由閩浙總督派盧壁山,
在重兵監視下開採。
可惜有人為了私利糾眾滋事,
所以開採不到一年就又被清廷下令封礦。

 

光緒二年,兩江總督沈葆楨在整體評估過臺灣的情況後,
向清廷上呈「籌商臺灣事宜疏」,要求清政府解除臺灣硫黃開採的禁令。
1877年(光緒三年),清政府終於決定開禁,
由葉文瀾負責臺灣磺務的相關事宜。
關於清政府開禁的細節,<<臺灣的過去與現象>>中記載:


「清官終於悟其禁止開礦無補於事,於1877年決定該業為合法的產業,
而聲明硫黃為政府公賣。
此項決定付諸實施,在新辦法下開發3個硫黃坑。
北投與紗帽山(
Shamaoshan)之硫黃坑在老百姓手中,
老百姓付所有之開支製造硫黃,而其產品則交與政府,
政府同意收購其全部產品,
其收購價格為每擔(
133磅)1元,油坑之硫黃坑則由政府直接經營。」


不過,此制度只執行了兩年便因所採磺黃品質低落而被廢止了。
至於品質低落的原因則主要是政府收購的價格太低,民間生產不敷成本所致。

 



光緒12年(1886),臺灣巡撫劉銘傳再上「開禁出口硫磺疏」,


「臣查硫磺一項,歷由已革浙江候補知府通商委員李彤恩兼辦,
飭令該委員會同候補知府丁達意將樟腦、硫磺籌議辦理章程,以收自然之利。
據李彤恩等稟稱:『……硫磺,臺產最佳,經前兩江督臣沈葆楨奏請開禁,採備官用。
歷年辦有舊章,每石成本洋一元,官買每石價洋三元。每年出產六、七千石。
上等硫磺每年約出千石,均解歸官用;其次積聚三千餘石,官既不用,商禁未開、不能出口,
日久愈積愈多,不獨糜費棄置可惜!
且香港年銷硫磺至萬餘石,運至江南、天津一帶薰炙葵扇草帽、蒸炊餑餑、製造爆竹,銷路甚廣;
臺灣磺產甚佳,奸民私煮、販運出口,不一而足。
以自採之磺禁不出口,既聽日本暢銷、又不能禁止奸民私煮;
若設法經理,雖獲利無多,於撫番經費不無小補』等情前來。」


劉銘傳在疏中說明硫磺的功能不止僅在製造火藥,
還可以配製中藥、燻製葵扇、做爆竹等。
予其放著臺灣上等硫黃不採,花大把銀子向日本進口次級品,
不如將硫黃收歸官賣。

 

承上述諸多理由,劉銘傳遂奏請硫磺官辦,並加以請准開禁出口:


「臣查臺灣樟腦、硫磺兩項,民間私煮、私售,每多械爭滋事;
歸官收買出售、發給執照出口,就目前情形而論,每年可獲利三萬餘元。
以後若能出產多、銷路暢、經理得人、日漸推廣,
以自有之財供無窮之用,實於國計、民生兩有裨益。
惟硫磺一項雖沈葆楨奏請開禁、採歸官用,
尚未准商運出口;相應請旨一體開禁,以暢銷路而免堆積」。



奏准硫黃開禁後,為便於統籌事務,
清政府在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設立臺北府礦務總局,
並設分局於北投、金包里,
專門管理硫黃的開採,實施專賣制度。
此項制度一直持續到臺灣割讓給日本為止。
在這短短的八年期間,硫黃輸出的總量共有2508噸,
價值約達白銀四十萬兩。

 

 

 
mackay

一生無私,將年華都奉獻給臺灣的馬偕博士

 

根據馬偕博士在其自己寫作的「臺灣遙寄(Far From Formosa)」這本小冊子中記載,
187211月,他曾由淡水走向北投,引片段內容如下:


「島嶼的硫黃非常豐富,尤其在北部地區。
最好的硫黃泉是在雞籠和附近的關渡。
1872年我曾去過那裏,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奇怪的景象。
我們從一處可以眺望艋舺平原的山上走下去,
發現一條彎曲的小徑。
繞過山谷,最後抵達溫泉。
當我們比較靠近時,
我們的腳步在地上發出一種如遠方打雷的隆隆回響聲。
這個狹窄的山谷是一個有趣而美麗的地方。
十幾處的溫泉,沸騰的咆哮著,發出如
Mogul機車引擎的嘶嘶聲,
送出如雲的蒸氣,湧出大量的熱硫黄水。
大石頭的側面以及岩石的裂口處,都點綴著金黃美麗的硫黃。
你可以任選不同水溫的地方泡溫泉澡。
但臺灣人不曉得硫黃泉有醫療作用。


政府設置一個很有價值的硫黃工廠,
雇用硫黃泉附近的人來做工,
挖掘硫黃原料。
該原料是一種似如火山岩漿的物質,呈灰色。
這些物質在大鍋裏熔化時,
硫黃便浮出表面。
而沉澱物硬化之後,變成美麗的火成岩標本。」

 

馬偕博士所提到的關渡,應該就是指北投的硫磺谷。
因為離淡水最近的地域,
只有硫黃谷才符合其描述的景象。

 

不過當1872年他去硫磺谷的時候,清政府應該還沒有解禁,
不太可能由政府出面設置一個硫黃工廠。
或許他寫的這個工廠,是後來才建設的,
因為他寫書的時候並沒有特別提及,
讀起來就像是同時發生的事。


 

在書中他又接續寫到:


「另外一個地區,在東北偏北地區,也有硫黃泉。
目前最大的硫黃泉區是在五千六百五十呎的Vulcan山峰的面海方向,
往金包里的途中。
在那裏,可以聽到咆哮、怒吼的噓噓聲,
猶如數噸的油在沸騰的大鍋中燃燒的情景。」

這裏指的則應該為現今的「磺山」(火庚子坪)

 

礦磺谷日據時代採硫

日據時代硫磺谷的採硫設備照片


1895日本人據臺後,
對於硫黃礦業採用許可制,
凡有申請者一律允許開採及自由買賣,
清代所立的官營制度完全廢止。


1926年全盛時期,大屯山採硫礦區即有27區。
英商德記公司於1897年取得大油坑礦權,
由馬歇爾(F.S. Mgrshell)主持。
1902年後,收買日人及台人礦區,並改良煉製技術,
成為規模最大的採硫單位。
日據時代的採硫工作,後來幾乎為德記公司所獨佔。


德記公司歷經馬歇爾‧史東傳至林文仁先生,
曾有過一段輝煌歷史,
尤其在臺灣光復初期需硫甚為殷切,
1950年韓戰爆發後,各國管制硫黃出口,
臺灣省建設廳訂頒省產硫黃收購獎勵辦法時,
產能達到巔峰,
僅於死磺子坪(四礦坪)場,
就有高溫乾餾灶21座,工人三百多人,每月產硫180公噸。


但自從1959年中油公司高雄煉油廠自石油中成功回收硫黃及自國外進口大量廉價硫黃後,
傳統採硫業由於人工成本高,競爭能力銳減,
逐漸自市場中萎縮。
曾經叱吒風雲的高溫乾餾灶不再吞煤吐煙,

最後一座設在硫磺谷的高溫乾餾灶也於1987年拆除。

 

硫磺谷繪葉書
 
北投硫磺谷日治時代採硫一景
 
硫黃礦分布

光復初期大屯火山區內的硫黃礦分布簡圖


硫黃主要產地在大屯火山區,由北而南為
磺山(庚子坪)(上圖中寫成大磺嘴)、
死磺子坪(為規模最大之礦染礦床)、
三重橋(即現在八煙)、
馬槽、
大油坑(最大之昇華礦床)、
小油坑、
冷水坑(最大之沉澱礦床)、
竹子湖、
硫磺谷(大磺嘴)(上圖中寫成頂北投)、
雙重溪等處。 

 

硫黃的開採冶煉技術:

 

針對硫黃之不同產狀(亦即火山口硫黃、礦染硫黃及沉澱硫黃),
有發展出不同的收集煉製法,大概可以區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以火口硫黃為收集對象:


由於火口硫黃係直接自噴氣孔噴出,
所以只需將噴氣中所含細微硫滴捕捉收集即可。
早期之收集法極為簡單,以竹蔑穿編芒草,覆蓋於噴氣孔上,
使硫滴附著冷凝其上。
後來有人在噴氣孔周圍鑿出洞穴,
噴氣的硫滴噴出附著於穴壁後再滴流於鐵鍋。


清末,服務於淡水海關的植物採集學家漢冠克(W. Hancock)
在探訪大油坑時,就曾記錄這種採集法:

「在峽谷之另一部份,巖石有洞穴,類似隧道入口形狀,
其大小足夠走進入,有蒸氣一樣的白煙緩緩地旋轉出來,……,
我於是走上入口而看進去,
底下是半液體狀類似糖漿,
穹形的上面覆蓋著閃閃的黃色硫黃結晶,呈一大景觀。」



一直到1935年,開始有使用煙洞收集火口硫黃的紀錄。
日人小笠原美津雄發表「硫黃礦床調查報告」,
記載大油坑設有五座煙洞,其構造為用石板築成隧道狀之收集管,
利用斜坡地勢之便,引導硫滴匯聚。


在收集火口硫黃的幾種方法中,煙洞堪稱成功範例。


 

煙洞

現存在萬里磺山溫泉處的煙洞遺跡。

 

 

1980年,德記公司採用二組長達70公尺,直徑達90公分的彎曲鑄鐵管,
收集火口硫黃。
但因硫在噴氣中是呈細微的液體狀態,
需要斜坡重力的引聚,而非一味加長管道來冷卻。
加上硫黃具有高度的腐蝕性,這種大成本的採硫設備,
如今便有如廢鐵般地散置在大油坑。

 

大油坑的採硫設備
大油坑現今散落一地,任其銹蝕的鑄鐵採硫設備。

 

另一類是針對礦染或沉澱硫黃所發展的煉製法,
係將礦土加熱達到硫黃熔點,使其與土分離的方式。
由於必需開挖礦土及使用燃料加熱,
對環境的破壞甚大。
在這類的方法中,以平鍋熔融法最早出現於文獻。


平鍋法係將礦土置於大鍋中,加油煎煮,使硫黃熔出。
郁永河在<<裨海紀遊>>中就曾描述這種硫黃煉製法:



「槌碎如粉,日曝極乾,鑊中先入油十餘觔,徐入乾土,
以大竹為十字架,兩人各持一端攪之;土中硫得油自出,油土相融,
又頻頻加土加油,至於滿鑊。」

 

直到日據時代,才引進高溫乾餾法,
亦即將礦土裝入類似實驗室用的蒸餾瓶的乾餾斧中,
加熱到溫度高於硫磺沸點,再以導管引導硫氣,冷卻後加以收集。
當時一般煉製硫黃的灶,每灶置五至六個乾餾斧,亦有雙排併列十二斧者。
每斧所加礦土量約
100~120公斤,所用的燃料為煙煤。
平均每灶每日約需煙煤
500~600公斤。
灶底加熱溫度為攝氏
700~1000度。
約加熱8至11個小時即告完成,硫黃的回收率則約50~60%。

 

 
 
高溫乾餾灶示意圖

 

參考書目:

 

楊金臻(1992)泉鄉。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館理處。共96頁。
吳奇娜(2000)17-19世紀北臺灣硫磺貿易之政策轉變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共126頁。
柳頤庭(2010)探究日據時期之前北投的聚落發展。E-SOC JOURNAL  86。

(未設定內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u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