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溫泉

湧現在硬頁岩裂隙中的梅蘭溫泉


位處臺灣南部的荖濃溪流域範圍內,溫泉資源相當豐富,然多湧現在支流上。
例如名泉遍布的支流寶來溪,從上而下,具規模的溫泉露頭就分別有:
13坑、12坑、10坑、7坑、石洞與寶來,
更別提間雜其中的小泉眼了。


倒是在源長的荖濃溪主流,溫泉數相對就少得多。
目前已知的僅有梅山、梅蘭與渡鹿布斯(日月池)溫泉。
在原住民獵人傳說中,荖濃溪極上游還有一處熱水,
只是一直到現在也沒見著正式的發表紀錄或照片,無法確認真假。
(沒懷疑他們的意思。像在隘竂北溪,原住民和我們說除了大武溫泉外,上游支流還有另外的溫泉。第一次上溯了一整天也沒發現,隔了兩年果然在不同的支流找著了。他們的腳程比我們快得太多,登山技巧也在不同等級,所以聽其描述所需經過的地形與遠近,往往都要放大幾倍來考量才比較有意義。) 


荖濃溪主流上之所以溫泉那麼少,我認為應該是因為土石堆積量太大的緣故。
只能從新鮮岩石節理面湧出的溫泉,太容易就被覆蓋在巨厚的河階土石之下,
我們自然很難發現他們了。


三年前,
阿傑興沖沖地告知說他在荖濃溪畔梅蘭部落附近勘查到了一處新溫泉。
聽聞這個消息,我當然二話不說,
立刻排好計畫,和阿鎧等人在阿傑的帶領下前往一探究竟。
若是再遲一陣,雨季開始,誰知道下回再看到這個溫泉會是什麼時候呢?
的確,從那回的一現,到如今也沒再聽聞過梅蘭溫泉的芳蹤。
尤其是88水災後,荖濃溪的溪床被墊成那麼高,讓人瞠目結舌,
溫泉自然也只能埋在厚層土石之下,等待下回的重新出土。


二溪吊橋


下班後直接開上高速公路,儘量避開星期五的車潮,不休息地從臺北直達高雄,晚上借住阿鎧家。
隔天在南橫的梅蘭部落會齊隊員後,將車停在吊橋邊,整裝就下到荖濃溪畔。
在那兩三年瘋溫泉的歲月,
這樣的拚命衝勁倒是常常上演的戲碼。

有朋友問我這樣子不累嗎?
其實我喜歡獨自一人開車,把音樂轉開,跟著旋律一句句地唱和。
如此私密的時光倒是快樂的。
 

青梅

青梅


吊橋邊有好幾株梅樹,
扭曲老幹上抽生的葉片都還是嫩綠的,招風地一翻又一翻。
葉下的青梅才剛成形,覆了層白粉,像裹著細糖的日本和果子,可惜還不能入口。

 

泥岩層

荖濃溪畔的硬頁岩

 

佈滿節理的薄砂岩層

薄砂岩層


薄砂岩層被規則分列的幾組節理切割,
成了一塊塊引人垂涎的蛋糕。

在大地應力的作用下,
較軟的泥岩及頁岩塑性高,破裂就較少。
反是夾在其中的砂岩承受了主要的應力,全碎裂了。
這讓我想到當初華航澎湖的空難。
有些從高空掉下的不幸罹難者,
在高速撞擊海面的衝力下,雖然外表皮肉看來沒什麼異狀,
但聽說其實骨頭都粉碎了。


吊橋
 
吊橋

掉橋

被大水肆虐,吊橋成了掉橋,
見證當時暴雨侵襲,洪水高漲時,無物能纓其鋒的駭人霸氣。


梅蘭溫泉

發現梅蘭溫泉露頭了


梅蘭溫泉的湧泉量很小,由硬頁岩的破裂面中湧出。
溫度也不高,約攝氏35度。
基本上冬天在這種溫度的池中僅能感覺微溫,
而一站起來更是會冷到發抖。

從照片中可見,一旁的荖濃溪溪水極淺。
在這種寬闊的溪床中,河川搬運的砂石很容易堆積,
兩岸的新鮮岩層面不易露出,
因此要看到溫泉湧出的機會相對也就少了。


既然無法泡湯,我們只在這待了一會。
當完成採集這難得的溫泉水樣後,便又出發朝上游走。
阿鎧說,上頭有個樟山冷泉,也是上回新發現的,可以瞧瞧。

(在臺灣的溫泉法規定義中,冷泉是指溫度在攝氏30度以下,但泉水內所含礦物質濃度仍可達溫泉基準規範標準的泉水)


梅蘭溫泉
 
梅蘭溫泉小露頭
這兒的溫泉水源頭養育了一些愛熱水的綠色藻類和白色絲狀菌類。
 
荖濃溪

看到了橫跨荖濃溪的「達西巴吊橋」

 

沒水少年溪瀑布

抵達吊橋前先經過千疊瀑布

千疊瀑布位於塔古夫庫拉溪及荖濃溪會流處,
是塔古夫庫拉溪匯入荖濃溪時落差所形成的瀑布。

不過,拜訪當時老天硬是不降甘霖,瀑布的水只剩涓涓細流,無力地殘喘著。


少年溪吊橋

達西巴吊橋

 

樟山冷泉

位下樟山部落下小小的樟山冷泉

 

樟山冷泉


這冷泉溫度約25度,
大太陽下,摸起來感覺其實是涼的。
可愛的是她形成個迷你的趵突泉,伴著黑沙汨汨地湧出。
用手掌覆著,像是摀著胸,有脈脈的鼓動傳來。


樟山冷泉

這樟山冷泉溫度雖低,礦物質含量還是有的。
因此也著生了不少嗜食硫化氫的白色菌絲。
甚至比梅蘭溫泉還多些。

 

梅蘭樟山(小)

或許是梅蘭溫泉碳酸氫根濃度太高了吧?
所以鈣離子反而濃度很低…都形成碳酸鈣沉澱了?
發現往往有很多石灰華沉澱的溫泉,
溫泉水中的鈣離子濃度反而都偏低。


 

 

這一帶住的是布農族。

剛好有幸聽到他們的八部合音表演。
只可惜我的相機收音效果差,
沒能展現出他們美妙歌聲於萬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u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