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須彌福壽之廟碑文放置處

「須彌福壽之廟」的碑亭


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承德人應該頗能感同身受這句話。
原本荒涼的關外之地,
因為避暑山莊設立而翻身,
且一直到現在都還靠著老祖宗留下來的建築遺產大賺其錢。
只能說「承德」這個名字取得真是貼切又實際。



也就是說,
要賺文化錢,靠的就是累積,
而且得慢慢累積,一切急不得。
園子得耐著性子建,大廟要靠工夫磨,關結細節全部都需一絲不苟。
然後,在時間的拋光打磨下,
價值才會如酒,愈陳愈香。
讓人站在其前,只能由衷的讚嘆:當初是怎麼做出來的啊!
大大地庇蔭承繼的後人。



在臺灣,還並沒有深厚的文化累積。
只要見到一幢能保存下來的老建築、老樹,
我總十分興奮,
不在乎是不是假古蹟,留下的是不是僅是局部。
而每當聽聞哪裏基於經濟發展的前提又被拆除了,心中就不捨。
那些基於政治立場而被進行的破壞,更是可惜。


有人討厭國民黨,憎惡蔣中正,將草山行館放一把火燒了,
這有什麼意義嗎?只證明了下手者並沒有比較高尚。
講得誇張一點,
像是瘋了的人,時間停止流動,心理永遠困在同一點走不出來。
又彷彿蚌裏進了一顆稜角粗厲的砂,受盡折磨,花了好長時間,總算將其包覆為珍珠了,
卻來了個不識貨的人,硬把珍珠剜了,還暗暗竊喜自己除了砂。
一時的快意所造成的還是自己與後代的損失。


千萬不要因為上述的幾行字就把我歸屬於什麼特定的顏色。
畢竟好的回憶,壞的回憶,都是屬於臺灣的回憶。
我只希望將來臺灣也能夠積累下來的文化賺大錢啊!


 

須彌福壽之馱碑的王八

碑亭內馱碑的王八


在承德來參訪的第三座寺廟是「須彌福壽之廟」。
原本雯麗看時間已中午11點多,想直接就回旅館的,
但我瞧買的套票其實還可以再多看一間「須彌福壽之廟」。
即便她說其實這廟和「小布達拉宮」型制一樣,
我們仍堅持一訪。
這是個對的抉擇,
因為基於上述原因,會有興趣到此的遊客很少,
我們可以悠哉安靜地逛。

須彌福壽之廟建於清乾隆45年(1780年),
是為迎接從西藏入覲朝賀乾隆皇帝七旬慶典的六世班禪而建,
因此型制仿位於日喀則的班禪居所「扎什倫布寺」。


聽說乾隆接到班禪要來的消息,
便下令和珅在其到來前需將此廟完工。
而和珅果然也在一年內便達成皇命,
順利地迎接班禪。
果然奉承到家的人,靠得也不是光一張嘴。

如此大費周章,班禪倒是沒住多久。
後來他一路又進了北京,然後就得了天花,一命嗚呼。


不知道乾隆心裏會不會因此對宗教起了疑?

 

門洞外的景觀

由碑亭門洞向外瞧院內之風景

 

須彌福壽之琉璃碑樓

和「普陀宗乘之廟」類似的琉璃牌樓

 

承德普陀宗乘之廟(小布達拉宮)經幡下的喇嘛
繪於牆上的藏傳佛教格魯(黃教)的祖師-宗喀巴大師

承德普陀宗乘之廟(小布達拉宮)留影

「須彌福壽之廟」前留影

 

須彌福壽之萬法宗源殿

「萬法宗源殿」


須彌福壽之廟精緻的琉璃瓦吻獸

脊上的精工琉璃瓦

 

想必大家都對中山樓有印象吧?一棟算是雄偉的建築。
但其實不太能細看。
就拿這個脊梁上的琉璃吻獸來比吧!
「須彌福壽之廟」的是多麼繁複多層次,
而中山樓的實在是寒傖。


 

IMG_9290

中山樓的吻獸。唉!怎麼跟人家比…連貼磚都沒貼平呢!

 

須彌福壽之大紅台2

紅台

 

須彌福壽之廟廟頂

藏式紅台上安上了中式的殿宇。

 

須彌福壽之廟一角
 
須彌福壽之廟建築為回字造型

紅台一樣是有大天井的,中間窩了間「妙高莊嚴殿」

 

須彌福壽之廟重簷金頂

妙高莊嚴殿。取此名是指此殿如同須彌山一样高大莊嚴。


須彌福壽之廟金頂

這廟一樣有耀眼的鍍金屋頂


乾隆批准在這兒用了金箔一萬五千四百二十九兩八錢五分四厘。
現在金價直直漲,這廟想來也愈來愈值錢了!
聽說那脊上的一條龍就有一噸重,
我還真小看了木頭的承重能力! 
也是同一回見到腿那麼長的龍,
電影「花木蘭」裏的木鬚龍是有參考這邊的鼻祖設計造型? 

 

須彌福壽之吉祥法喜殿

吉祥法喜殿


沒時間進去參觀。

 

須彌福壽之廟特殊的鍍金脊獸
 
須彌福壽之廟八角琉璃塔與經幡

琉璃萬壽塔


琉璃萬壽塔建於方形的石台上。台基為八角形須彌座,上架石欄杆,南面則設階梯。第一層東南西北四面開拱門,其餘四壁則有佛像八尊。


須彌福壽之琉璃塔內的佛像

琉璃萬壽塔一層八尊佛像其中的一尊


我也忘了是什麼佛了,皮膚很黑,被斷一指。

 

須彌福壽之廟一旁被拆的民宅

承德政府也是很有魄力,景區周邊的大片民居,就這麼全給拆了!看來是真的要大力發展觀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u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