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樂園一帶

 

1913年,臺北州已利用公共衛生費開設設備較為簡陋的草山溫泉公共浴場。
當初的公共浴室在溪畔,
據耆老指出,在新園街一號橋下,現今已全無蹤跡。


 

草山公共浴室
 
草山共浴室 眾樂園別館

草山公共浴場大門模樣

 

在1912年9月11日的「臺灣日日新報」報導了「草山溫泉施設」。內文大致說明:「內田長官、井村(大吉)臺北廳長以下廳員、山口技師等一行,視察廳下士林支廳管內草山溫泉。已如所報,溫泉在紗帽山。山麓硫黃採掘地附近。風景幽邃。泉質有單純泉及明礬泉二種。無如北投溫泉具有刺戟者。是處若置一浴場,利便熟甚。湧出水量,無有涯盡,滾滾流出成河。臺北廳不遠當發布施設計畫之案云。」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報導。因為提到臺北廳長井村大吉,大家總想到他為北投溫泉公共浴場及北投公園所投注的心血,以及座落在北投公園裏,那在1965年被陽明山管理局局長潘其武硬從基座上拔除,換成孫中山的半胸銅像。而其實就此報導看來,草山溫泉的初開發,井村大吉同樣功不可沒。

 

而在1913年8月27日的「臺灣日日新報」上,便已經可以讀到草山溫泉場竣工,近期可能舉辦開場式的報導。該溫泉場是由臺北廳士林支廳以公共衛生費2,500圓補助興建而成。溫泉湯屋建築位於松溪畔(今新園一號橋下方),先以石塊堆整出基臺,其上再結合石磚及木材施做圍牆,屋頂則簡單地覆蓋以茅草。溫泉是以鐵管導引入室內,入浴費為5錢。溫泉場還另設有客室八疊敷一間、四疊半敷二間,提供食宿。

 

在1930年刊印的「台北近郊的溫泉案」一書內62頁也有描述:大正二年(1913)現在的公共浴場建設後,陸續有警察職員療養所、山梅旅館、巴旅館的建築。可見在這第一代公共浴場落成之後,草山溫泉的開發愈來愈為積極。

 

1920年草山至北投間的公路通車,北投的觀光客可行車至草山旅遊。而就在這年地方制度改革,此溫泉浴場也改交付由臺北州經營管理,並再投資工事費18,000圓進行改築為屬於社會福利設施的免費公共浴場(1921)。

 

至1929年,為紀念昭和天皇裕仁登基(御大典紀念事業),臺北州以公共衛生費約153,000圓建設「草山公共浴場眾樂園」,翌年(1930)10月31日完工。這是日本裕仁皇太子1923年訪臺後,臺灣總督府於當年5月成立「皇太子殿下臺灣行啟紀念事業調查委員會」所進行的三大工作項目之一。這間規模宏大、設備豪華的溫泉浴場,帶領草山溫泉衝到一年六萬人次泡湯的高峰,此後草山溫泉事業發展便極為迅速。而前述在大正二年(1913)所建的第一代草山公共浴場,在道路對過規模宏大的眾樂園完成後則改稱為「眾樂園別館」。

 

眾樂園別館內仍設有溫泉浴池、休憩處及住宿場。日治末期為臺北州州政府的招待所。光復後,初期為陽明山管理局接管,曾為中國國民黨改造委員會辦公室及陽明山管理局之宿舍。
 

在臺北市升格後,此地改由臺北市政府接管,作為臺北市政府之宿舍。然因建築物年久失修,相關之修繕經費均由居住者自籌,故市府同意將部份建物(76及80號)轉為私有。

 

眾樂園別館


現今的模樣

 

眾樂園別館
 
眾樂園別館

當中主要的一戶,
院子裏還有一尊四十六番字樣的石佛。
原該有88尊,係日治時來自日本四國各個寺院所贈。

 
眾樂園別館
 

 

arrow
arrow

    bu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