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目的臺北車站及站前的長谷川謹介銅像

落成於1910年(明治43年)12月的 長谷川謹介銅像(臺灣廳誌,1919,第649頁)

 

在1895至1901年間,由於位於北投溪一、二瀧附近的露天溫泉場不用錢,來此泡湯的遊客愈來愈多,引人注目。到了1901年3月,臺北廳終以此浴場的設備不完善,易有男女混浴有礙風紀之嫌,派遣警察封閉露天浴場,禁止民眾入浴。為此,臺灣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的老闆平田源吾便聯合附近業者向政府請願,並在獲得整建許可後出資在一瀧瀑布上搭蓋茅草屋頂、溫泉溪兩邊圍起竹籬笆,亦將天狗庵階梯附近種植花草樹木,一併美化環境。這個露天浴場在增加遮蔽性後,得以於1902年4月1日起再度開放,被稱為「湯瀧浴場」。

 

明治38年(1905)年11月,擔任「台灣婦人慈善會」顧問的長谷川謹介等人另外成立了「浴場改良會」並擔任會長,希望導引北投十八份庄礦嘴口湧出的弱鹼性碳酸溫泉,在北投溪畔建設一處衛生且清潔的公共浴場,讓一般民眾享用。根據《總督府公文類纂》〈財團法人北投溫泉改良會溫泉湧出地無料使用件〉中記載,長谷川謹介在明治39年(1906)曾提出免費使用上述頂北投十八份溫泉湧出地的請願書。


擔任「臺灣婦人慈善會」顧問的長谷川謹介(1855-1921)其實大有來頭。他於明治32年(1899)年,受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邀請來台,擔任臨時臺灣鐵道敷設部(後改組為鐵道部)技師長。明治39年(1906)年,出任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部長。除了規劃縱貫鐵路之外,也進行港口、車站與支線的建設工作。明治41年(1908)年縱貫鐵路完工後便離開臺灣。雖留臺僅9年,但對臺灣日後的經濟發展與城鄉關係影響深遠。

 

再依1906年5月6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報導,該浴池用地則是擇於平岡別庄(推測應為上述贊助總督府購置十八份溫泉湧出地的平岡寅之助,大阪汽車會社臺北支店長,所擁有的別庄),且平岡氏亦為浴場改良會之理事。也或許是有這層關係,才讓免費取得溫泉泉源用地申請進行得那麼順利。

 

這個建設室內公共浴場的陳情迅速得到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首肯,並捐贈鉅資支持,再加上臺北士紳的熱心捐贈,匯聚了共約1萬圓,於1906年開始規劃新浴場。根據同年漢文臺灣日日新報5月6日的報導,導湯工事已完工,自大約1里外的十八份以二吋鐵管引流清白無味,約攝氏62度的弱鹼性溫泉(時謂鐵湯)而來。接續再開始以產自巒大山的檜木木材建築屋宇(巒大山林木是於明治37年(1905)時由鹿島組開始經營開發)。浴場後來於7月18日正式開放,供一般民眾使用。開放當日浴客共有102人。

 

由於所引的溫泉稱做鐵湯,公共浴場便也命名為「鐵之湯」(大屯山區的中性碳酸溫泉因其所含的大量鐵離子在湧出地面,接觸空氣後氧化沉澱,泉口附近通常呈現棕紅色,聞之亦隱含鐵鏽味)。又因收費廉宜,單次入浴收費三錢五厘,本島人俗稱三仙間。而且特別讓經警官醫師證明的病人可隨意入浴,不收分文,故也稱慈善浴場。 
 

北投鐵之湯
 

 

arrow
arrow

    bu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