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明治溫泉公共浴場

明治(谷關)溫泉

 

一般在網路上看到的資料,就簡單寫著谷關溫泉發現於1907年,至於是誰,怎麼發現的?則很少聽聞。更有甚者還說是因日本明治天皇曾經來此住蹕,才稱做明治溫泉的。

 

其實,明治天皇並未到過臺灣,而所謂皇后回日本後就生了個男嬰,而稱明治溫泉為「生男湯」,就更沒有依據了。後來是從明治40年(1907)8月的「漢文臺灣日日新報」上才找到相關的可信記載。當日報上刊載了一則「探險蕃界溫泉」的新聞,明確地指出了日人正式發現這處溫泉的人、事、時間與經過。

 

此時的政治背景為剛就職的臺灣第五任總督佐久間佐馬太(任期:1906 -1915)開始大力推行理蕃計畫,以「掃蕩生蕃」、促進「蕃地開發」以及攫取臺灣山地資源為重要的施政方針。因此臺灣各地對蕃界內的勘察正如火如荼地展開。

 

例如上述報導便說明是東勢角支廳長本鄉宇一郎警部、原豬治警部補等人在巡視轄內隘勇線時,聽聞在白冷線監督所內蕃界有溫泉而請原住民當嚮導前往。後因感念原本兇狠的原住民竟能順化地帶領他們找到溫泉,應歸功於明治天皇的英明,所以就命名此溫泉為「明治溫泉」。然而溫泉的發現並不等於開發,特別這裏是屬原住民居住處,離臺中人口聚居地遙遠,交通不便。

 

後來在1910年,日本政府發現了八仙山蘊含著豐富的森林資源,而1911年也由白冷監督所開始修築通過裡冷、久良栖、八仙山至眉原山一帶的大甲溪隘勇線。此條隘勇線的推進對日後八仙山林場的設置起了很大的助益。

 

自 1914年(大正3年)起,日本人陸續完成八仙山森林的調查工作並擬定經營計畫後,1916年(大正5年)八仙山出張所設立,八仙山與太平山、阿里山並稱為台灣三大林場。1917年(大正6年)八仙山林場開始使用森林鐵軌運材。

 

也應該是森林鐵軌舖設之後交通方便了,1917年6月臺灣日日新報才有了一篇「明治溫泉新設」的報導。這是目前為止所找到確定明治溫泉開發的最早一篇新聞(距日人發現已過了10年)。在此篇報導內也只提及是由愛國婦人會臺中幹事部為慰勞警備隊及家屬,正著手規劃簡單的浴場設備。相關的建築影像及後續使用情況則尚未尋獲相關資料。

 

可以推論明治溫泉的發現與開發,主要便是由於理蕃所需以及接續的開發八仙山林場之故。而隨著林場經營逐漸步上軌道,加上交通建設日益完善,明治溫泉的聲名亦隨之遠播。

 

1928年3月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內有篇報導「明治溫泉浴室新設,四月中竣工」。臺灣日日新報自1928年6月連載了一則「明治溫泉探勝」的報導。內文敘明主辦者是臺灣日日新報社臺中支局,邀集了臺中實業家組成明治溫泉觀察團。該團於6月2日午前5時50分自臺中驛發車,午後3時抵達明治溫泉,並於明治溫泉享受了好湯及山產美食。在該篇報導中,也記載了明治溫泉公共浴場建設使用之金額約三千圓,建築主體係使用八仙山所產的檜木。正面寬度為12間,縱深4間,可容納50人。浴槽寬5尺,長9尺,分男女兩槽(由二吋厚松木製成,各可容納10人)。

 

此外,1934年11月臺灣日日新報登載一篇「警察療養所新設」,預計以六千五百圓著手興建。該警察療養所也就是現今的谷關警光山莊,和公共浴場是不同的建物,只是與其相關的文獻及影像相當少見。

 

除了利用運木鐵道前往明治溫泉,開鑿通往明治溫泉的自動車道於1938年正式開通。自動車道的終點約在十文溪處。於此下車後,還需再走約20分鐘才能抵達溫泉。

 

後來在1940年8月24日的臺灣日日新報又報導說,因為道路的開通及電力公司的工程進行之故,加上理蕃有成,政府順勢開放了霧社「櫻溫泉」和東勢「明治溫泉」的自由觀光,不需要再辦理入蕃許可證了。如此一來,到明治溫泉的遊客是更多了。

 

然而明治溫泉公共浴場在光復後的資料較少。依地圖及老照片所示,公共浴場座落於今神駒谷溫泉一帶,近來成了熱門的露營場,似乎成了私人的產業。

 

明治溫泉_公共浴場
 
八仙山
 

 

arrow
arrow

    bu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