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投公園舊石橋

 

我偏愛可以積累傳續的文化資產,尤其是石造建築類。因為除了代代傳承的無形智慧理念,大量複製的沉靜文字典章,如此抗侵蝕與焚燒的建築材料,才能勉強讓後輩經由觸摸與眼見實物,明確仔細地感受先人們智慧結晶。可惜東方人專精的建築多是木結構,幾經朝代傾軋的戰火催殘,值得說嘴的,實在是所剩無幾。


在臺灣這個海外偏嶼,瘴癘之島,先民們生活大抵困苦,群聚於平原緣故,居所大多也
都是竹編木架,以土塊堆疊成牆。再加上颱風和地震兩大天災,可以留存至今的建築古蹟,除了屢屢翻修的廟宇,更是少了。


所以,修築於日治時期,在北投公園裏跨越北投溪的那座小石拱橋,就顯得彌足珍貴。


石橋跨距不大,約5,6公尺。要說精緻?其實也談不上。整座橋就簡簡單單地以長方或梯形石塊疊成,既沒用上複雜的工法,通身也不施雕琢。一百年來就這樣沉穩地負載一個個走過的路人,安靜地凝視一波波流逝的溫泉。


修築石橋的當年靠的是手工。因為社會的生活步調徐緩,石匠應該也沒什麼可急的,所以每一塊石頭都敲擊得無邊無角,看似輕可卻着實是藏鋒於拙,沒有花上大把時間和功夫是琢磨不出來的。


在更靠近捷運站的一側邊還有一座造型類似的新石橋正能夠當做對比。頭一回見到這座橋時心裏覺得奇怪,雖然外觀大體上是和前面所提及,新北投圖書館旁的那一座差不多,但仔細再觀察細節就能看出些基本的差距,比較降級的那種。像是石塊的切邊銳利,膠黏的沾料被淋溶而出,橋身上因此流下一道道醜陋的白色污痕。


之所以能確定這座是新橋那是由於看過幾張從日治到二,三十年前的老照片,照片裏同樣位置上能見到的都是木造或沒特色的水泥橋。這個一切講求速食的年代,能有肯依舊畫葫蘆的心就算難得的了,哪還能企求樣樣遵循古法呢?況且,時空變換,想找懂得並願意慢慢敲打修飾石塊的師傅,應該也做不到了。


在網上的資料曾看過說明這石橋是臺北各公園裏的唯一。其實在228公園裏博物館後方不也有條做工更精緻的日治時期石橋?中國人宣傳景點照例喜歡誇大其詞,唯幾,僅見,都是常用的形容詞。不知是否認為反正考據不易,隨口說說也不必那麼認真。


而不在公園裏的類似石橋當然台北還有。像是在陽明山國家公園裏魚路古道上的許顏橋,還有天母的欄杆橋。喜歡古蹟的人抽空去尋訪,肯定是會喜歡的。

 

新北投公園舊石橋
 
新北投公園舊石橋
 
新北投公園新石橋
 
新北投公園新石橋
 
新北投公園新石橋改建前
 
新北投公園新石橋改建前
 
新北投公園新石橋改建前
 
魚路古道許顏橋
 
魚路古道許顏橋
 
天母欄杆橋
 

 

arrow
arrow

    bu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