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庵與平田源吾

北投天狗庵及其前的花床(人像為平田源吾)。引自北投虹燁工作室

 

溫泉湯宿與探勘的雙料冠軍


榮膺臺灣"第一家"民營溫泉旅館名號的,
是位於新北投,西元1896年(明治29年)所設的「天狗庵」(1895年日本佔領臺灣),
當時的地址為:臺北廳芝蘭二堡北投庄七十三番地,
創建者是個日本人,名為「平田源吾」。
可惜一如大部份古蹟,其主體建築早已被拆毀,
時到如今僅留下當初的爬坡的短短階梯,
以及階頂兩根卵石堆疊而成的石柱供人憑吊。

 


另一方面,若不將主要目的為尋找硫黃的郁永河列入,
平田源吾本人,應該也算得上是文字紀錄中首位費心在臺灣尋找溫泉的有志者。

此外,平田源吾在明治38年(1905)推動「湯守觀音」的設立,
另外還又集結了一些文學家作品,於明治42年(1909)出版了一本「北投溫泉誌」。
正如「臺灣日日新報」記者所稱,
平田源吾「他堅守著自己開拓者的本分,成為北投的重要人物,北投溫泉的守護人、北投的活路標,和北投溫泉共存共生,創造出無限的生命。」

 

因此,要談到臺灣的溫泉歷史及發展,
實在不能不將此位先驅者的生平梗概做一番瞭解。

 

日據時代初期的天狗庵
日據時代初期時的天狗庵,雖是茅草屋頂,卻已頗有規模(自購明信片)
 

 
站在北投溪瀧旁的平田源吾
站在北投溪瀧旁的平田源吾引自北投虹燁工作室

 

找尋北投溫泉


平田源吾生於1845年(弘化2年),卒於1919年(大正8年)7月7日。
從1885年(明治18年)開始他在大阪住友家從事礦山工作,
後來又被派駐到長州櫻鄉的銅山進行相關研究。


1895年日本佔臺後,
平田源吾仗著自己的採礦經驗,想到臺灣九份金瓜石一帶進行採金的工作。
經過一番調查,他向基隆支廳提出了約五十萬坪的試掘請願書。
然後相關當局並未同意其申請,理由是礦山當屬皇室的財產。


被回絕的平田源吾心情低落,
加上探礦時受了傷,腳氣病又發作,
他只好轉回臺北,暫宿在辰馬商店內,
到大稻埕建昌街上的臺北醫院尋求醫生的診治。


或許是醫療水準還不足,他的傷一直沒有大幅好轉。
這時平田突然想到,利用溫泉來做療養或許是另外的好途徑。
他在醫院中打聽,得知有個叫「Patao」的地方的確是有溫泉的,
可惜,並沒有人確切知道溫泉在哪,
即便是臺灣人也沒能說清地點,只知是在淡水河畔。


平田源吾是個相當有行動力的人,
他順著淡水河行舟到八仙庄的渡船頭,
上岸後便開始搜尋溫泉的下落。
在他從日本承襲來的概念中,應該會是在某處人家中看到溫泉池的。
可惜從早上11點開始,一直到落日,壓根都沒有見著溫泉的蹤影,
腳傷牽制下,也只好返程了。
而其實此日他所到的地方應該是屬觀音山一帶,
找不到溫泉那可是自然的事。


不輕言放棄的平源隔日便再度出發。
此回他選擇從圓山渡口上岸,穿過芝山巖後,進入了八芝蘭。
於此地,他和當地人詢問溫泉的事,
只是被問及的人都是滿臉疑惑的表情。
眼見太陽又即將西下了,疲累的他在筆記本上寫下他想找溫泉,拿著四處問人。
這個方法果然奏效,在芝山巖附近有位年輕人就著紙反覆唸著,
突然指著紙上的「溫泉」兩個字說出「磺水有囉」!
原來平田源吾一直用日文的溫泉(on-sen)來問臺灣人,
難怪沒人能幫得上忙,因為根本聽不懂他所指何物。


一知道了溫泉的下落,平田源吾當然馬上就想一探究竟。
他出價要求對方帶他前往,然而對方仍是猶豫再三。
後來平田直接給了一圓紙幣,要求其中兩位人帶路前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於是三人便一同向北投前進。
在天上將晚之際,他們到到了北投公園一帶的北投溪,
只是天色已暗,四下朦朧,並且附近
似乎沒人家,兩位漢人便一直催促平田返程。

 

本來平田源吾已經要放棄了,
不料這時踩進溪水內的雙腳突然感受到有溫泉的熱度,
鼻子內也聞到臭雞蛋味,
他將水掬起一嚐,果然有些鹹味,
他果然找到新北投溫泉了!

 

在歷經了約10日的療浴後,平田感到傷勢果大有好轉之勢。
不過,因為準備並不充份,所以他就先返回臺北。
到了1896年3月他又回到新北投,並買下一間房舍當作棲所,每天泡溫泉。
後來也就開始經營起旅館「天狗庵」了!

 

 

蔡承豪(2010)天狗庵主人平田源吾探尋北投溫泉記。臺灣文獻; 別冊34。頁11-25。

 

平田源吾

平田源吾立像(翻攝自北投溫泉誌)

 

更多有關平田源吾的照片與資料可參考:許陽明(2000)女巫之湯-北投溫泉鄉重建筆記。新新聞文化,共245頁。

001北投公共浴場與天狗庵

1917之前的天狗庵,
原本階梯旁的駁坎與小亭似乎已經不見了!改成一整排的房子。
第二階的房子則精緻化了不少,屋頂變了。

 

天狗庵舊址

從Google Earth上抓下來的俯視照片

 

照片中綠意盎然的部分是狹長的新北投公園。北投溪從中蜿蜒流過。
日據時代為公共浴場的建築現在成為溫泉博物館。
天狗庵的位置就在溫泉博物館斜對面。

 

北投溫泉瀧

北投溫泉一瀧(購置照片)

 

在地熱谷滾燙的青磺溫泉水還沒被大量引流使用前,北投溪的流量及溫度肯定大得多,是條名符其實的溫泉溪。北投溪雖短,因落差大,沿途有多道白練短瀑的分布。日本人稱瀑布為瀧,這些小瀑布就分別自下游到上游被命名為一瀧、二瀧至五瀧。天狗庵選擇在最寬闊的一瀧旁設立,而後續的「湯瀧浴場」及現今改為溫泉博物館的「北投溫泉公共浴場」也同樣都位於該地。
 

 

天狗庵所在處

日據時代由北投公園的噴水池處看天狗庵(天狗庵被掩在樹後,其實看不太清楚)

 

仔細看,你發現畫面中其實有兩座噴水池嗎?

 

日據時代的天狗庵門柱

天狗庵門口石柱放大圖

 

 

 

將上方的照片放大來看,就可以比較清楚地見到留存至今天狗庵的階梯,還有其中一根石柱。
而後方的那座噴水池是後來成為由杜琪峰與韋家輝聯合導演的電影「向左走、向右走」中,
金城武和梁詠琪撿樂譜的場景。

 

天狗庵前北投公園裏的噴水池
天狗庵前北投公園裏的噴水池現狀
 
天狗庵

天狗庵一角(翻攝自北投溫泉誌)
 

天狗庵最初是由北投住民手中所購得的茅屋一棟,
後來改建為日本傳統民居樣式的木造建築。
一、二層樓錯落,
具日本瓦屋頂及雨淋板外牆面的特徵。
建築四周是寬敞的日式庭園造景。


天庵除了提供住宿之外,亦有料理及浴場的服務,
空間有可供宴席使用的大廣間(休憩室)一間,客室十餘間,設備一應俱全。

 

臺灣第一家溫泉旅社殘餘的門柱

臺灣第一家溫泉旅社「天狗庵」殘餘的門柱

 

加賀屋修建時的天狗庵門柱

加賀屋修建前的天狗庵門柱

 

加賀屋

天狗庵與加賀屋

 

      做為臺灣第一間營運,又是日本人創建的溫泉旅館,天狗庵其舊址所在地自然成為加賀屋赴臺拓展據點的首要之選。既有傳承,亦頗具捲土重來,揮師再舉的意味。加賀屋基地主體是構築於原天狗庵靠北投溪一側的窄迫花圃上,扁聳的高樓壓逼剛夠雙車交錯的溫泉路,顯得侷促。幸虧即使先天條件惡劣,他們仍刻意保留住天狗庵僅存的兩根由卵石堆疊的門柱。畢竟,這可是傳承的珍貴精神象徵。

 

      聽說加賀屋當初的自豪理念是原汁原味地將在日本的那一套女中客房服務直接異地移植。這構想對本來就計劃赴東瀛一親芳澤的人而言自然是大大省事省錢。可對一些草根性強的儉省臺灣人而言,就不見得會全然買帳了。譬如說,送進房的,所費不貲的珍饈料理,要是吃不完,想必打包帶回家是不少人的直覺反應。對不起,這行為在加賀屋初始是不被允許的。因為一絲不苟的師傅認為,過了時效,少了相佐的杯盤及氣氛,那可就不是他們所追求的盡善盡美了。導因於民族性的差異,很難說誰對誰錯,但對照上文湯客  伊藤鳴谷  對天狗庵隨客而便的讚辭,顯然在地化的服務調查也是贏取顧客芳心的法門。

 

加賀屋前門

加賀屋前門(據說其設計概念是屋中有屋)


     不管怎麼說,我倒是挺樂意見到加賀屋選了新北投落腳。新北投算是臺北日據時代建築遺留密度很高的地點。有了這樣的難得先天條件,理當再加把勁順水推舟,乾脆塑造成一個日本風味村。參觀過國內外幾處特定主題村,縱使建築外觀與模仿的對象風格形似,卻總不到味。一如賈寶玉對大觀園內樸實的稻香村的評價:「卻又來,此處置一田莊,分明是人力造作而成的,遠不鄰村,近不負郭,背山山無脈,臨水水無源,高無隱寺之塔,下無通市之橋,峭然孤出,似非大觀。…古人云「天然圖畫」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強為地,非其山而強為山,雖百般精而終不相宜…」新北投妙就妙在已由日本人銳意經營五十年,日式古蹟留存多,又得天獨厚享有老天賜與的青磺溫泉,只需週遭店家配合地皆走日式風情,北投公園裏再添幾樣禪風裝飾,幾番烘托,不怕遊人沒有恍若置身日本之感。


    當初北投市圖分館開幕時心下有幾絲惋惜,這麼一棟得獎的綠建築真美,但既然是興築在新北投,若外觀再偏古典唐風些,別採用那麼尖突的前衛造型,肯定對這兒的整體街廓形塑起到大大地加分作用。可臺灣是個過於自由的社會,幾棟公寓的都更就能談不攏,攪得烏煙障氣,這種得大夥同心協力的行動規畫,恐怕是難上加難。

 

新北投加賀屋門口燈籠

旅館門前懸掛的加賀屋燈籠


看來是不是日本風味十足呢?

 

2006年立碑

2006年新北投文史工作者小草及虹燁工作室所立的碑


因為加賀屋並沒有同意他們立在真正的原址上,所以現在立的碑是在北投溪畔。
個人是相當佩服他們對舊歷史文化的認真對待態度與辛苦的付出。
只是老實說,若有人肯贊助,把碑的質感再拉高些,那可就更完美了。

魔鬼藏在細節中,一個碑能否流傳,不僅其內容含義與放置地點重要,
碑體本身的美學設計及材質選擇恐怕才更起決定性的作用! 

 

 

湯守觀音

依中國人傳統習俗,各行各業總喜愛推舉個守護神或是祖師爺,木匠們拜魯班,警察供奉關公。溫泉業倒少聽說,也許唐明皇與楊貴妃會是具代表意義的選擇。當新北投愈來愈興盛之際,日本人開始想著若能在當地創造個神祗供溫泉同業及同好膜拜,該會是個不錯的點子。這念頭在具行動力的平田源吾奔走下,終究實現。在漢文日日新報中有關於開光儀式簡要報導,也說明了後續兩年的參拜慶祝典禮。由此可鑑,日本人可真會想噱頭,無中生有地創造話題及景點,還是永續經營的呢!我們要想發展觀光,難道不該多多加以借鏡?

 

明治38年(1905年)10月10日 在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雜報中 有篇報導是有關北投石觀音的雕刻發起過程:

 

北投石觀音

 

北投溫泉場,其始有佛堂建立之議。後因鐵道部村上彰一氏發起,勸誘同部內之有志者,欲用石造,建立觀音菩蕯像。在士林街九十一番地諸岡政吉家中雕造竣工。經于九月二十四日秋季皇靈祭之日,送致北投。其石像約有二百貫。石長而方,菩蕯正面乘魚,琢浮立像。直在天狗庵前溫泉共同浴場之右岸岩上。定本月17日舉行開眼式云。

 
 
湯守觀音

 湯守觀音

 

鐵真院湯守觀音
 湯守觀音一開始安奉的所在(翻攝於北投溫泉誌)
 

明治39年(1906年)10月14日 在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雜報中 又有篇報導是有關北投石觀音的:

湯守觀音一週年

 

北投溫泉之湯守觀音,係以昨年神嘗祭日開眼供奉之。至來十七日,已屆一週年。因訂由是日十一時,待供奉告終,則設為等等之餘興。即鐵道部亦訂是日將臺北至北投之車資往復減為二十錢。又昨年湯守觀音勸捐之際,有志寄附者,並徧發招待狀以為通知。其間一應費用,則概由該庄人民負擔。

 

寄付金

湯守觀音寄付金局部(翻攝自北投溫泉誌)

 

明治40年(1907年)10月16日 在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雜報中 仍有篇報導關於北投石觀音的報導,此時已經稱做是「湯守觀音」了:
 

北投湯守觀音之祭事

 

北投之湯守觀音之祭,既如所報,以明日舉行。聞是日臺北北投間之汽車運資,往復減為二十錢,以利人便。餘興則有煙火七八十發,及本島戲三班,該地本島人。竝擬舁此觀音石像,由午后四時,即為松明行列。是日供養者凡二回。又該地溫泉諸旅宿。是日亦擬一切大減價云。


起先這湯守觀音是置於天狗庵前溫泉公共浴場右岸的山坡上,後來傳聞是佔了海軍的地,被限期五十日內遷移,於是就改為在鐵真院供養。這鐵真院其實就是如今在地熱谷附近的普濟寺。說也奇怪,當2005年湯守觀音開光一百年時,普濟寺還舉辦慶祝儀式,印了張觀音照在介紹摺頁上。可幾十來年卻又神祕兮兮,從不肯大方公開展示。既浪費了個地標物,有心人也沒了參拜的機會。


到了普濟寺見不著湯守觀音也不必覺得掃興。在廟前院旁也還有塊隱在柏樹間的大石碑,用來紀念觀音像刻造催生者之一村上彰一。他身為鐵道部運輸課長,負責舖設新北投鐵路、北投溫泉管路等,也是另一位值得大書的人物。

 

普濟寺

唐式風格的「普濟寺」

 

村上彰一碑

普濟寺裏紀念「村上彰一」的石碑

 

北投溫泉誌

出版於明治42年(1909)的「北投溫泉誌」書影


後來平田源吾更將自己對溫泉、對北投的熱愛投注到出版上。
他彙集諸多文人吟詠新北投的作品,
加上一些對自己找著新北投溫泉及創設天狗庵的過程,製作出「北投溫泉誌」。
這本小冊提供給後人許多屬於新北投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北投溫泉誌版權頁

北投溫泉誌版權頁,可知此書與平田源吾及天狗庵的緊密關係

 

在「北投溫泉誌」,錄了一首署名「江湖小徒」的長詩「寄題北投溫泉贈天狗庵主人」

由詩中描述看來,著詩人應與平田源吾為舊識,既瞭解平田源吾創設天狗庵的來源,也頗有交情。

抄錄原詩如下:
 

七星突兀聳蒼穹,群峰低趨似朝東。紗帽大屯亦崔嵂,對峙髣髴巖廊崇。
磅礡靈秀鐘嶠北,天然保障虎踞雄。埤間有泉溫且汨,效驗如神醫痼疾。
山邃氣候恒暄和,春艷秋芳交芬苾。愛茲林泉奇異鄉,逍遙轉覺出塵長。
可憐捐棄如糞土,謾說方外續命湯。由來勝地世所須,斯境何可委榛蕪。
物換星移幾塵劫,喜見改隸歸皇圖。當世畸士姓平田,慕義寧辭身命捐。
一夜怳惚夢名嶽,從此婉轉必縷牽。於焉決意企登攀,辛苦行尋入夢山。
是時匪氛如雲起,眼中只有菩薩蠻。天狗來兮氣何豪,腰橫長鋏肩大瓢。
揮杯笑傲磺溪上,耆老迎勞童樨逃。誅茅結廬容膝安,去者不追來者歡。
多少病客聞風悅,真與開士一例看。回想當我投筆年,韜光斂跡此學禪。
身擐法鎧撫時運,私擬先著社逖鞭。時邀俌客論韜略,或招猛士鬪撙拳。
抽劔斫水溪結舌,揮毫落紙山起煙。壯圖一蹶難就功,枉將生涯入鏡中。
彈冠反被同人笑,翻覆情瀾嘆道窮。屈指相辭方八載,風雲愧負平生愛。
飄然會面話依依,仍憐故我窮措大。題詩自署請須諳,櫻花國士男中男。
但恐天風卷詩去,願君長藏天狗庵。

 

在此書中,還有另一首由山口東軒所寫的「題北投天狗庵」也點出了此庵的來由:

平田源吾翁  臺島歸圖  初來此土  適得病  聞北投有溫泉  就而養痾
當時傍近為匪賊巢窟  出沒窺釁  危險尤甚
翁毫不介意  購土人屋  "并刃"湯屋天狗庵是也。
兵禍既除  人人爭來營業  今則為繁榮區
而翁為之先之功不可沒也

白氣劫餘誰獨探  倚崖湯戶"并刃"茅庵
主人真率能延客  天狗播名鄰佛龕
靈泉沸沸進前潭  當面翠微便作嵐
萬劫洗來呼酒坐  恍忘身是客天南

 

臺灣日日新報上之平田源吾訪談記

臺灣日日新報上之平田源吾訪談記  明治32年(西元1899年)1月20日  臺灣日日新報

 

 

明治44年(西元1912年)10月23日  在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伊藤  鳴谷 發表了一篇

 

題天狗庵詩竝序 

明治辛亥春日。游于北投天狗庵。庵主某翁為予語曰:距今十有餘年,我在臺北罹疚疾。一夕夢觀音來告,以溫泉有效,且指示其所在,即往搜索數日,遂得此靈泉。就泉側結草廬,日夜澡浴,既而疾癒,不忍遽去此地。因自拓荊棘雜草。設浴場,築庵室,以備患者來浴,是為此地發展之始。今也,浴客輻湊,旅館櫛比,有別莊、有衛戍醫院,又有學校郵便局游技場等,頗為繁盛之區。翁白髮童顏,風丰如仙,深自信佛法,精神高潔、不染塵垢。雖其屋數棟不甚廣,待客懇切,室內清潔,而徵費底廉,以故浴客多依之。蓋體觀音弘濟之意也。繞屋種珍草奇木,隔硫黃溪,眺七星屯山之秀峰,又遙望觀音山之翠嶺。山水勝景,實聚于指顧間。一游於此地,入于此庵者,神清氣爽快,令人有蟬蛻羽化而登仙之思。受翁賜可謂大矣。爰賦一詩記游云。

 

一浴靈泉得品題,優婆塞住七星西。不知禪定修何事,柳綠花紅鳥自啼

 

另外,他還順道寫了一首詩描述小油坑: 

 

七星山途上作(路傍岩石多著硫黃,處處有是精鍊場)

七星山下路盤旋,洞口雲蒸勢沖天。疑是千年噴火坑,硫黃花點一溪烟。

 

逢源 〈晚秋天狗庵作〉


物外悠然俗慮刪 浴沂心事最相關
夢迴茶榻鳴泉裡 秋在風林落葉間
丘壑未償他日願 袍鞋猶得片時閒
煙光冷淡雲霞晚 臥看斜陽占碧山


陳逢源(1893年1月3日[1] - 1982),台灣企業家、詩人。字南都,台南市人,曾任《自立晚報》常務董事,台北市中小企業銀行,台灣煉鐵公司董事長,台灣省合會儲蓄事業協會理事長。

自己的小結論

 

對於「第一」這樣的稱號落在日本人名下,自然不免覺得有些遺憾與不是滋味。奈何原住民欠缺可資憑藉的文字紀錄,早期漢族移民一方面居住地遠離溫泉,二來也向來無泡湯習慣,自然未認真看待溫泉。面對如此先天不良的體質,只能冀望總自詡愛臺灣的我們,未來真能夠邁出步伐,走出一條屬於臺灣風格的溫泉文化之道,這才不枉這座蘊藏豐富溫泉資源寶島的哺育啊!

arrow
arrow

    bu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