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陽投公路俯瞰「雙重溪」溫泉一小角。遠處透過山脊凹處露出的,是觀音山。
提到「雙重溪」溫泉,你可能覺得陌生,沒聽人提過。 不過,他另外的名字,「行義路溫泉」或「紗帽山溫泉」, 台北人應就都耳熟能詳。
雙重溪溫泉位在南磺溪上, 從石牌、天母上去不遠,山路開車約10分鐘可抵, 是台北的熱門溫泉區。 冬夜裏總是擠滿了湯客,熙熙攘攘, 像個山腰不夜城。
南磺溪出了頂北投峽谷,在雙重溪這一帶豁然開朗。 估計是因為此處的安山岩歷經熱液換質作用後, 質地轉為鬆軟脆弱, 在長久地質年代中的風雨侵蝕與溪水淘洗下, 谷地逐漸加寬。 再加上過往的採硫挖掘, 更是讓谷底留下一大片平坦的腹地。
「雙重溪溫泉」範圍延綿約500公尺長, 又可分為兩處噴氣孔群集的區域:「龍鳳谷」及「磺溪嶺」。 上方照片中能見到的部分為「龍鳳谷」, 大部分的溫泉店家其實是集中在較下游的「磺溪嶺」, 「龍鳳谷」目前則應是由國家公園負責管理, 只當作溫泉的源頭, 並沒有實體溫泉浴池在此營運。
|
|
由Google Earth捉下來的圖。
再怎麼描述,還不如一張衛星套疊地形圖來得清楚。 從圖中就可以明顯地看出, 雙重溪溫泉這一帶是可以再分成兩個區塊, 「龍鳳谷」和「磺溪嶺」。
|
|
雙重溪舊硫黃硫化鐵礦區
很久前掃描下來, 一時忘了從哪弄來的圖。 圖中所示是指「龍鳳谷」這一帶。
這裏舊時也是礦場,採硫黃和硫化鐵。 這也可間接證明為什麼有如此寬闊的谷地, 谷地還有一大片平坦之地可以充當停車場。
|
|
流經雙重溪溫泉區的「南磺溪」
為什麼這裏要叫做雙重溪,我還沒查出緣由。 有可能是因為東方有條從冷水坑流下的「松溪」在稍下游會合, 要來到此處要涉渡兩重溪水之類的原因吧?
拍照這天, 南磺溪上游不知道正在進行什麼樣的工程, 溪床被翻攪著,所以溪水整個都染成了橘紅色。 記得過去在紀錄片中看到被重工業嚴重污染的河流, 也會呈現出怪異詭譎的色調。
|
|
五指山層砂岩
溫泉徵兆區出露的東南方有五指山砂岩層出露, 此砂岩層為西部麓山帶最老的沉積岩層。 北方及西方的岩壁則為未換質的紫蘇輝石角閃石安山岩熔岩流。 在河谷中出露的是火山碎屑岩,已受到熱水換質作用的影響,成黏土化或矽化。 谷地中可見東北走向的小斷層橫切本區, 溫泉或噴氣口大都散布在斷層附近或破碎的岩石裂隙上。
|
|
紫蘇輝石角閃石安山岩(青綠色山壁上露出的那一大片)
|
|
雙重溪溫泉區裏「龍鳳谷」中熱氣騰騰的景觀
|
|
「龍鳳谷」有不少的地熱景觀
不過,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並沒有好好地規劃, 當地亂成一團。非常之可惜。
|
|
在「龍鳳谷」稍下游處的「磺溪嶺」也有豐富的地熱資源
大部份的店家都集中在「磺溪嶺」一帶。
|
|
位在「磺溪嶺」的人工溫泉湯櫃
和硫磺谷一樣,這兒底下的溫度太高了, 以致間出地表的,多是高溫蒸氣,得引地面水來加熱混合。
不過,怎麼說呢?這樣的溫泉水看來就是「好清淡」喔!
|
|
空湯櫃裏噴力驚人的蒸氣柱。
被這蒸氣水柱打到應該會痛吧?
|
|
30年前「磺溪嶺」一帶的土雞城景觀
<由於這一帶土雞城的舊照片很難蒐集,暫時翻拍所購買的舊雜誌裏照片局部充數,若侵犯版權,請告知下撤,謝謝~>
大約30年多年前,附近的居民或外來投資者, 趁著新北投的溫泉中落之際,在此(磺溪嶺)廣建土雞城、土雞山莊、溫泉山莊等,廣招遊客。 從華燈初上,直至午夜過後,都是高朋滿座。
磺溪嶺溫泉露頭區面積約42.65公頃, 位處北投區行義路402巷附近。
|
|
目前磺溪嶺一帶的景觀。與上右圖做對照,植栽明顯茂密得多。
這幾年,有更多的溫泉業者在「磺溪嶺」興起。 業者以經營泡湯及餐飲為主, 並附有唱歌、水療、泡茶、咖啡、三溫暖、按摩等服務。 因為臨近石牌、天母,成為都會區假日熱門的休閒去處。
|
|
磺溪嶺這一帶的店家多是以日式風格為號召
|
|
|
|
早期的雜亂管線及後來整理過後的景觀步道
早期本區溫泉業者自行接引河川上游冷泉水直接貫入溫泉露頭, 調配成溫泉水後,再沿著南磺溪兩岸設置管線,輸送至各業者的儲水槽中儲存。
由於缺乏統一的調度規劃,這些私接的管線不僅數量繁多凌亂, 而且隨意的排放污水也造成溪水污染, 在在使得本區的 自然資源無法充份展現。
98年度「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首創全國以機能性的管溝結合景觀步道, 整頓久為市民詬病的零亂溫泉管線,活化溫泉產業, 頗受業界及市民的好評。
|
|
天氣熱走在這地熱區的步道上,汗流浹背,還真有點辛苦。
|
|
儲存溫泉水的水槽設備
|
行前路上的溫泉業者土地絕大部分屬於山坡地保護區。 在沒有合理規範下,數十年來的開發已造成當地土地使用、交通、景觀、生態等環境的破壞。 未來實在應該儘量透過聯合供水的方式, 在溫泉總量容許的範圍內,集中控管溫泉的使用總量,將溫泉資源作最有效的利用才是。 本區的溫泉業者為提昇整體服務品質, 目前成立有「紗帽山溫泉發展協會」以推動溫泉產業的發展。 |
|
火山葉蘚
火山葉蘚可在高溫的溫泉水中生長,是罕見的溫泉植物。
除了這裏, 我也曾在萬里的磺山溫泉見過。 磺山溫泉那兒長得更大片, 直接就附著在溫泉瀑布流經之處, 水珠襯著絨綠的苔蘚,很美。
|
|
灰色的硫黃
這兒的噴氣孔也都有硫黃結晶。 硫黃簇新時呈剔透的澄黃色, 過一段時間,外觀轉成了灰撲撲的模樣。
我曾採過整塊,堅實的硫黃, 放了幾年,也沒見它變過色。 所以這種針狀結晶會變色可能是有別的緣由吧?尚待考證。
|
|
天母溫泉?士林溫泉?
雖然雙重溪這兒有許多的溫泉資源, 不過,日據時代似乎沒有文獻指出這兒有特別的溫泉產業發展。 唯一找到的資料是1933年, 日人中治稔郎在今中山北路7段191巷處興建了天母神社, 祭祀天母(天照大神和媽祖),稱為天母教。 他又在天母神社附近設立了一個溫泉澡堂,稱為天母溫泉。 其泉水就是以管線,沿著猴洞產業道路取自二公里外的磺溪嶺一帶。 這倒是很令我訝異, 原來天母還曾經有設立過浸泡溫泉的場所啊!
不過,我再查1935年金子常光所繪的「大台北鳥瞰圖」, 不但不見「天母溫泉」的蹤跡,反而又多了個「士林溫泉」??? 看相對位置,這個士林溫泉指的應該就是當初的天母溫泉, 位在由紗帽山南側流下的松溪與南磺溪的匯流口下游不遠處。
但好景不常,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盟军對台的空襲, 使得「天母温泉」也關門大吉。至民國34年台灣光復, 該天母温泉旅館被政府接收轉讓,後來變成士林紙業公司的宿舍。
|
|
過去的天母溫泉所在處,約略是二、三十年前的天母幼稚園旁。現在已改建成了豪宅大樓。
|
|
位在松溪上舊的「翠峰橋」
這溪水的源頭來自七星山麓旁的冷水坑。
|
|
「川湯」東洋味十足的廊道
|
|
餐廳內部
行義路上的溫泉土雞城很多。 我去過幾家,覺得「川湯」算挺不錯的。 建議可以在那吃飯,休息一下,再泡湯。 餐廳有低消,400元,泡湯就不必再錢了。 菜餚以台式為主,下飯,份量也足。
川湯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行義路300巷10號 電話:02-28747979
|
|
砂鍋魚頭
魚頭先炸成酥鬆,放在底層,上頭再舖上豐盛的火鍋料。 隨著小火熬煮,白菜的湯汁直滲, 漸漸溢成一鍋滿滿香氣四溢的湯。
|
|
真的是「燒酒雞」
第一次喝到這種真正點了火的「燒酒雞 」。 坐在一旁,臉都烤得熱烘烘地, 湯還沒入口,身子就都整個暖起來了。 這火熊熊旺旺,沒完沒了似地,燒了足足快八分鐘,真厲害!。 問老闆,也只是加了米酒而已。
|
參考資料:
1. 臺北市政府建設局(2005)「臺北市溫泉區地質、資源及使用情形調查分析」期末報告書。 執行單位: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共205頁。
2. 楊金臻(1992)「泉鄉」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共96頁。
3. 陳秀隆(2003)影響南磺溪及北投區溫泉水質變化因素探討。碩士論文。共155頁。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