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水坑著名的牛奶湖
很多地名都可以「顧名思義」,光從名字就可以大略推測來由。 比如說「石門」就有個矗立在海邊的海蝕門洞、 「大坪頂」就是山區裏一片平坦的台地。 但是偏偏「冷水坑」就是會給人誤導,這兒可沒有一池冷水喔! 相反地,冷水坑還是大屯火山區裏著名的溫泉區哩! 就只因為和附近其他動輒七、八、九十度的溫泉比起來, 冷水坑的溫泉就只有40餘度而已,所以就被冠上「冷」這個字了。 這就是告訴我們:
寧為雞首,莫作牛尾啊~~
冷水坑還有一個有名的地質景觀:「牛奶湖」
哈!這個名字又給人誤導了。 記得有回我帶著個一心想親睹「牛奶湖」真面目的朋友來到此地。 他爬上觀景台往下一望, 忍不住發出失望的嘆息:「這就是牛奶"湖"喔?,我們學校裏的池塘都還比較大!」 但可別小看這個小池子喔。 他是臺灣唯一的沉澱硫磺礦床。 也就是說,從池底的白色爛泥巴裏,可是可以提煉出硫磺來的。
|
|
秋芒簇擁下的冷水坑牛奶湖
這是由七星山俯拍的角度, 可以見到牛奶湖的溫泉水正緩緩順著小溝流出。 由此亦可證明牛奶湖是有源頭的,並非只是靜靜的一灘死水。
|
|
天冷,整個冷水坑都緩緩地冒著煙,因為溫泉的緣故。
某年,氣象報導說有超級強烈寒流來襲, 早晨天還未亮,我就開著車,直驅冷水坑而來, 想說碰碰運氣,或許能讓我看到整片銀白的陽明山景呢! 天氣果然好冷好冷,一呵氣,面前就是一團迷霧, 只可惜水氣不足,沒有雪的蹤跡,倒是草木上都鑲了層霜,洋溢著聖誕節的氣氛。 而我也訝異的發現, 原來牛奶湖的水就算不熱,可也是溫的呢! 冷風中騰騰冒著霧似的蒸氣。
|
|
因天冷,冷水坑地面的葉子上都結霜了
|
|
在牛奶湖不遠,有一處免費的冷水坑公共溫泉浴池
當初於日治時期, 冷水坑在七星山山腳下有處以天然土石圍成的,約20餘坪大小的天然溫泉浴地。 這池一直至光復後都仍是登山客休息泡湯的所在。 而在國家公園成立前後,有一對退伍軍人夫婦在此處搭建了簡易的店面, 除販賣簡餐外,並提供溫泉洗浴,故有些人也稱此處為阿公阿婆店。 到了民國81年,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籌建現今的這兩間男女溫泉浴池, 採日式風格設計,又是免費,頗受好評。 最近浴池又重新整修開放,頗值得一去。
火山區裏的溫泉水質變化一向多端, 雖然此處浴池相距白色牛奶湖僅約100公尺, 池中所提供卻是透明的,較接近肌膚pH值的微酸性溫泉。 當然,因為水中含鐵較多, 所以泉水流經的地方也都被氧化鐵沉澱物染成紅棕色。 從下圖中泡腳池的顏色就可以得證。
|
|
公共浴池外的泡腳池
不想大費周章地脫衣浸浴, 和家人一塊在此泡泡腳,享受拂面的山風, 也是另一種悠閒的度假方式。
|
|
泉口就有大量的含鐵沉澱物質
在地底下缺氧,是還原環境, 所以大部分的鐵元素都是屬於可溶於水的二價鐵。 一旦溫泉水湧出地表,接觸到空氣中的氧, 就會被氧化成不溶於水的三價鐵, 結合其他的陰離子沉澱下來。
不過,在酸性較強的溫泉, 對鐵離子的氧化又會有緩衝效應, 即使溫泉水中含有大量的鐵離子,也不會有明顯的沉澱。 也就是說,看到火山區溫泉口沉澱有棕紅色物質者, 大部分的泉質都偏於微酸或中性。
|
|
|
|
|
|
冷水坑噴氣孔
在冷水坑菁山路 101 巷旁的七星山山壁上, 有座日治時期人工挖掘的山洞, 洞內微微噴著硫氣,混著些溫泉水流出。
噴氣孔周圍有金黃色的硫磺結晶及因熱液換質作用形成矽化的岩塊, 並生長有火山葉苔及初期演替的各種苔蘚等植物, 是處觀賞火山早期生命演替的重要場所。 然而這處噴氣孔目前被國家公園管理處用鐵籬圈圍, 並不對一般的遊客開放。
|
噴氣孔上方有金黃色的硫黃結晶
|
|
噴氣孔中流出的溫泉
溫泉的成因很複雜。 所以冷水坑這兒的溫泉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除了微酸性的透明溫泉, 從山洞裏湧流而出的便是酸性白磺溫泉。
|
|
山洞旁耐酸耐熱的火山葉苔
|
|
後來這個流出溫泉的洞窟崩坍了。 2014年7月5日去是這個模樣。
|
|
2014/07/05攝
雖然流出酸性硫酸鹽泉的洞窟坍了, 但現在路邊也還是有其他滲出乳白色溫泉的小露頭。
|
|
購買的日據時代明信片
從照片中可見在當時冷水坑的噴氣現象比現在強烈得多。 日治期間冷水坑的硫黃礦已是大屯火山區硫黃開採的重要礦場。 冷水坑礦床主要蘊含沈澱型的硫黃礦。 其生成的機制是在池底湧升含硫的溫泉及硫化氫氣體, 硫化氫經過氧化作用會析出硫黃, 進而浸滲於池內軟弱的堆積層中,或與池內細粒土砂混合而形成礦床。
不過也是因為礦業開採之故, 現今冷水坑的地形已經和當初有很大的不同, 火山爆裂口也已經不是那麼明顯了。
目前大屯火山群下方應該還有岩漿庫存在, 至於會不會再度活動就很難說。 政府相關單位是有持續監測,若有異常的活躍活動,會提前發出警告的。
|
|
磺坪上目前的地熱井遺址
60年代爆發石油危機, 世界各國不得不積極地尋找新能源, 而「地熱能」被視為極賦潛力的新星。
冷水坑地區位於大屯火山群中心,附近有許多重力斷層通過, 地底地熱活動劇烈,熱液換質作用強烈。 加上地勢又較為平坦, 因此當時經濟部能礦所選定此處為地熱能源探勘的實驗場所, 在現今中湖戰備道通往夢幻湖的叉路口旁設置地熱研究所(只剩遺址)。
從民國58年到62年間, 能礦所在中湖戰備道旁,冷水坑停車場及菁山自然中心附近共開鑿了十餘口地熱井, 最深達1600公尺。
為了利用探勘井噴出的地熱蒸氣, 現今夢幻湖停車場處曾設置了熱帶園藝花卉、蔬菜等的試驗溫室及木材乾燥試驗室等, 只是熱蒸氣中實在含有過多的酸性氣體, 地熱井管及相關設備腐蝕嚴重, 再加上後來石油危機解除, 地熱井的利用在70年代後期就漸趨沒落了。
|
|
從報告書中取得磺坪上當時的地熱井噴熱蒸氣照片
|
|
磺坪間放牧的牛隻
現今在冷水坑及馬槽間的磺坪並沒有利用, 回復到草原及低矮灌木叢生的生態景觀, 之間還放牧了些悠閒散蕩的牛隻。 有遠方蒼茫的竹子山系作為背景襯著, 頗有風吹草低現牛羊的一番塞外風情。
|
|
冷水坑的田園景觀
冷水坑遊客服務站的下方有一處仿若世外桃源的田園, 這裏先民曾用來栽植蕃薯等雜糧, 也曾隨著產業變化而栽種過茶葉、大菁及水稻等。
日本人東亞戰爭期間及光復後此處荒廢, 野草叢生並形成沼澤地區,有很多的山豬、台灣野兔及候鳥出沒。
在民國60年代後,此處形成了台北市農會輔導的高冷蔬菜專業區, 栽種以甘藍、大白菜、四季豆、玉米、番薯等為主的作物, 民國70年代業已成為著名的觀光農園。
民國74年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立後,當地的農民漸漸將蔬菜轉作為園藝花卉培育, 早期栽種的花卉為杜鵑花、茶花、龍柏、黑松、菊花及六月雪等, 也曾大面積闢為海芋田。 只是後來因海芋大量染病,近年又改回以觀賞花木之苗圃為主。
若是我在這邊有塊地就好囉!
|
|
冬天的冷水坑也欣賞得到北國景致
|
|
冷水坑裏的菁山吊橋
這座吊橋橫跨在冷水坑的中心,小巧別緻。 我記得范曉萱(?)好像有支MV就是在起霧的時候在這吊橋上拍的。 很淒美的影像。
|
|
由冷水坑前往擎天崗的車子大排長龍
擎天崗一到假日就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
|
從七星山山腰眺望擎天崗草原
|
|
七星山下的草原擎天崗
|
|
由冷水坑仰望台北市的最高峰 七星山
|
|
枯水期的夢幻湖,四周圍繞著人工栽植的柳杉
由冷水坑到夢幻湖有一條登山小徑,距離才約1公里, 可千萬別錯過拜訪這充滿詩意、具有靈氣的湖泊!
|
|
高水位期的夢幻湖
夢幻湖原名「鴨池」,是各型水鴨的棲息地。 後來因為春冬之際常是雲霧飄渺,所以改稱為夢幻湖。 這湖在豐水期深也只約1公尺,大小約0.3公頃。 現在夢幻湖被規劃為「生態保護區」, 並不能直接進入。
提到夢幻湖,大家應該馬上就能聯想到著名的「臺灣水韭」。 台灣水韭之所以特別,被列為國寶級植物, 是因為其屬於非常稀有的水生蕨類植物, 且臺灣是全世界的水韭裡,生長在緯度最低的地方。 一般學者認為水韭的原產地可能是我國東北沼澤之地, 當雁鴨南飛時,一併將其孢子帶來,便在此地落地繁殖。
這裏也有臺灣特有種的七星鱧。 這魚以前在臺灣各地很常見,後來因環境惡化而數量大幅減少。 這小魚七星鱧生長在小池裏,非常特殊有趣。 不過,之所以命名為七星鱧可不是因為七星山之故喔! 而是據說其頭上有七星的圖案。
|
|
夢幻湖裏的水草
我站在湖邊的觀景臺旁仔細張望了好久, 也沒瞧見有什麼生物活動的跡象, 真可惜! 下回再找機會來觀察囉!
|
|
2014/07/05再度拜訪夢幻湖
原本是想登頂七星山主峰的, 無奈濃霧陣陣, 想來也無展望。 後來便轉去七星池。
|
|
2014/07/05再度拜訪夢幻湖
是日臺北市酷暑。 能在夢幻湖邊享受穿過杉林的涼風陣陣撲面, 真是美事一樁。
|
|
從七星山山腰看我們的城市 臺北
到了冷水坑泡過溫泉,欣賞到夢幻湖,可以順道再往一些到山麓旁的公園走走。 那裏展望很好,可以俯瞰整個臺北, 而我最喜歡流貫市區的那一灣水。
臺北是有條件發展成一個更美麗的國際都市的!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