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經的美好已然乾枯
這是一幀拍攝於多年前的影像,位於內員山。
源源不絕,清澈的溫泉水正自深約及胸的井裏湧出。
這口溫泉井的所在正是宜蘭員山溫泉的舊址。
記得我才拍完,
一旁就有個女生脫下外衣,穿著泳衣站到井中享受溫泉。
然而過幾年我再度拜訪,已然不見溫泉蹤影。
員山溫泉又稱為宜蘭溫泉,位日據時代宜蘭神社的後方。
員山溫泉可在1906年2月17日的臺灣日日新報上看到記載,
後來在1915年便設立了公共浴場。
1954年又因四周頗富景致被選為「蘭陽十八勝」之一。
員山溫泉溫度約為攝氏41度,
只是因為交通較為不便,發展遠不如礁溪。
|
 |
員山溫泉位於日據時代宜蘭廳員山白石腳圓山山麓左側,
也在宜蘭神社後方,
舊時俗稱「湯仔溝」。
日據時,一開始日本人在員山頂租地建造亭舍,
可眺望大海,遙望龜山島,
山下則開鑿有浴池用導管引入溫泉。
|
 |
|
 |
宜蘭神社
這是日據時代設置於外員山山頂的宜蘭神社。宜蘭廳長小松吉久於大正7年(1918)將原本位於宜蘭公園(今中山公園)的神社遷建於「外員山」,也就是畫面中所見的模樣。民國47年國民政府將神社改成忠烈祠時,並未立即拆卸神社建築,僅是將屋頂遭竊而所剩無幾的銅皮全數取下,改覆中式黑瓦。山丘下方的參道及林園, 則被改建為「興國新村」。民國62年此地被規劃為員山鄉都市計畫公園預定地,但直至民國85年才拆除地上物。次年,員山公園落成。如今的中式的忠烈祠建築則為開闢員山公園時所改建。
日據時代宜蘭除了礁溪溫泉外,有名的還有土場與宜蘭溫泉。所謂的宜蘭溫泉就是指如今的員山溫泉。不過,員山溫泉主要是位於內員山,現在也找不到自湧的露頭了。倒是多年前員山公園這鑽設有溫泉井,並花錢設置了些泡湯設施。我2005年第一次到訪時,就是想瞧瞧這裏的溫泉開發模樣。不料2016我再訪,一切的親水設施卻被填土成了兒童遊憩區,真讓我訝異。後來四處閒逛了一番,在面對神社左側的山腳池邊,倒發現有宜蘭縣政府設立的溫泉露頭定位點,一旁的岩石縫,也真有帶鐵鏽色的溫泉源源不絕流出呢!當然,溫泉溫度是不夠的,否則也不會是如今蕭索的模樣了。
|
 |
|
 |
仔細看的話,會發現溫泉浴室前有一道小橋,橋頭上註寫著「溫泉橋」三個字。
|
 |
在一本出版於民國67年的書查找到一張宜蘭溫泉(即員山溫泉)的照片,
勉強可以可得出來門上橫匾的確是寫著「宜蘭溫泉」四個字。
對照現在一片荒蕪、雜木亂草叢生的景象,
讓人不禁生出「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之感。
根據我的朋友林義貴先先所述,
20餘年前地主停止經營而任其荒廢,
89年鄉公所推平拆除員山溫泉浴室,
本來是有意規劃成員山溫泉遊憩公園,
但後來不了了之。
|
 |
2016年2月路過員山,
特地停下車去員山溫泉舊址探查一番,
發現,原有的腹地現在完全轉回成了茂密林地。
|
 |
而舊址對過,則有提供溫泉的民宿營業。
現在想要浸泡員山溫泉,就只能選擇這樣的店家了。
|
 |
除了員山溫泉舊址(內員山)
其實在外員山這也有低溫的溫泉湧出。
就在外圓山(上頭有忠烈祠)的山腳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