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山溫泉
身為太魯閣國家公園內唯一的野溪溫泉露頭,又湧冒於窄深秀美的峽谷底,文山溫泉自是受遊客矚目所在。說他曾是全台獨有的做過妥善開發的野溪溫泉也不為過。
怎麼說是"曾是"呢?因為94年文山溫泉發生了落石砸傷、砸死人的意外,國家公園基於安全的考量,就將之封閉了,而認養維護的天祥晶華自然就停止了維修。幾次大水肆虐後,原有的設施也就都付之東流了。
第一次去文山溫泉是2003年的事。一位在花蓮實習的朋友特地陪著在太魯閣峽谷週遭閒晃,文山溫泉當然是主要的目標。我們將車停妥於泰山隧道東口後,循著舖設完善的木棧道向下走,過溫泉吊橋後,再沿之字形步道續行崖壁,共約十餘分鐘便可抵達位在大沙溪畔的文山溫泉了。
溫泉又名「深水溫泉」,這是由於此處溫泉露頭是日據時代一位日本軍官深水少佐(1914)探勘立霧溪時所發現的。不過,一直要到民國48年東西橫貫公路開通之後,文山溫泉才逐漸打響名氣。
抵達溫泉時,已有不少遊客早就浸在池中享受暖湯之浴了,也有些人往返於冰涼的溪水及溫泉間,來個天然的三溫暖。甚至有慕名而來的外籍人士也穿著泳褲,佇位溪中,向一線天的夾峙崖壁頻頻張望。
有一對夫妻閒聊間向我提及,他們每週都會遠道從桃園來文山泡一回溫泉,這是因為他們花蓮人的姐夫原本的腎臟病就是天天來泡而治癒的。溫泉到底對身體有多少的療效我不清楚,起碼如此優美的風景對心靈放鬆的效果是無庸置疑的。
可惜扼腕的是,文山溫泉近期是沒有開放的計畫了(目前2014又有重新開放)。即使是引水至豪美的湯屋,也不是那種野溪自然的名湯了!
|
昔日的文山溫泉
|
|
這張明信片影像是取自「國家文化資料庫」網站。
原本其上的說明文字是:
太魯閣附近之大理石之大洞窟,滿溢溫泉,許多民眾經常經過吊橋前往泡溫泉。
|
|
|
|
|
|
1935年,日人吉田初三郎繪製了一套8張的臺灣八景繪葉書(即明信片)。
其中很漂亮的一張就是「太魯閣之靈泉」(上圖右),也就是現在的文山溫泉。
由該張明信片可以看出來溫泉池有兩處。
比較上游的是的現在可以泡湯的所在,
下游處的溫泉目前則沒有相關蹤跡報導。
而上圖左自購的明信片則是以比較平視的角度來看。
畫面裏兩個池子都見不著,
然而可以由草亭與吊橋看出相對位置。
在左圖中,似乎位處下游的溫泉池暫時是被沖毀了(亦或是還沒建,因為不知這張明信片出版的年代),
而溪谷右邊三個人站立的所在,則應該是現在的溫泉露頭。
|
|
仔細與上兩張明信片對照便可以知道,
這張照片裏的池子是屬於下池,
而且拍攝的時候,與上池間還架了簡易的便橋通聯。
|
|
|
|
在1935年由 日人 金子常光 所繪製的「臺灣鳥瞰圖」局部裏,
可以見到「深水溫泉」的冒蒸氣符號,
可見當時這裏已經是一個著名的觀光景點了。
再詳細看一下道路路徑,
那時的中橫並沒未直接通到溫泉,
而是另外拉了一條支線。
這可能要再另外找當時的道路分布圖來做確認。
|
|
一張不知年代的天祥舊照。
不過,大概的使用輪廓似乎和現在是差不多的。
|
|
看了一下與上方天祥天主堂的相對位置,
這張照片背後中式的建築,
我想應該是天祥青年活動中心舊時的模樣。
若有錯誤,煩請告知我修正。
謝謝~
|
|
離泰山隧道前約200公尺靠山壁的一側,有一間文山賓館。
住這要去文山溫泉泡湯,就比住天祥近得多了。
左圖是自購的老照片,年代不確定。
右圖則是自攝於2003年。
房屋改建了,但入口處的門柱則維持原樣。
|
|
自購的一張「深水溫泉」舊照
照片上打著「深水溫泉」四個字,
且岩壁上的字跡隱約寫著49年。
我推測在光復初期,
這裏都還是被稱做深水溫泉。
這個攝影者應該是站在溫泉池往上游拍去,
他的重點不是溫泉,而是岩壁上所塗鴉的字樣,
所以…根本就看不到溫泉啊!
只是經由仔細對照岩壁紋路,可以知道他是站在下池。
|
|
將上一張照片裏的字跡放大檢視
似乎深水溫泉也有人稱為「天然閣」。
東部在日治時代有幾處地方有「閣」的稱呼。
像是太魯閣、璞石閣(玉里)。
|
|
自購文山溫泉老照片一張
看服飾,
這張照片大約是民國60年代吧?純猜測。
那時文山溫泉還特別豎了一塊標示在路邊。
不知道這群人是不是真有下到溪谷去泡?
還是只是下車拍個到此一遊照?
比較可惜的是,目前還沒有找到那個年代在文山溫泉池所拍攝的照片!
|
2003年紀錄
|
|
文山溫泉的入口處就在中橫泰山隧道口靠溪一側的步道。
2003年長這個模樣,
2014年再去,也沒什麼變化。
|
|
設施完善之時,文山溫泉實在是一處絕佳的野溪溫泉啊!
|
|
文山溫泉臨大沙溪谷,每逢颱風豪雨,溪水暴漲,每每淹沒溫泉池,等水退後,不僅溫泉池內淤沙,連周邊相關設施也常因沖毀而無法使用。為了解決此問題,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遂針對文山溫泉設施作較完整的改善(90年7月底至91年1月初),讓遊客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下享受泡湯之樂。
經改善後的文山溫泉,依水溫與功能能分成三個溫泉池,分別是親水池、泡水池和蒸汽池。親水池的水溫較低,適合親子一起在池中戲水;泡水池水溫較高、也較深,是為泡湯所設計;原來溫泉露頭處的溫泉池,水溫最高,常令人卻步,現在將池底墊高,並加設木座,成為可享受蒸汽浴的蒸汽池,泡湯民眾可在木座上休息,讓溫泉蒸汽迴繞在身邊。此外常為遊客詬病的通往溫泉的樓梯,也作一全面的改善,加裝木扶手和樓梯板,以提高遊客進出溫泉區的安全性與方便性。而溫泉區旁,也加設護牆,可減緩大沙溪水力量,避免沖毀溫泉池(看來還是不敵大自然的力量啊!)
|
|
|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