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檳城跨海大橋
「檳城」對我而言只是個國中時短暫出現在地理課本內的名詞。 接著也就完全失去了意義, 直到這次馬來西亞行意料之外地拜訪了她。
從吉隆坡搭上附有好吃餐點的巴士, 花了五個半小時,看了兩部片子, 我到了檳城。 從此,她就在我腦中的地圖裏被標註成了個亮點。
|
 |
檳城海岸線上的高樓
檳城是個島,不大不小,上頭居住的人以華裔為主。 從海岸望向這個城市,頗有氣勢。 只是這裏的房子柱子都很幼秀,總給我搖搖欲墜之感。
退潮之際泥灘綿延得老遠,上頭幾株孤零零的水筆仔。 聽說當年的南亞海嘯也曾在此襲捲, 害死了不少人。
|
 |
極樂寺
「極樂」這兩字讓日本人一用過,就覺得充滿黃色的含義。 而在檳城的極樂寺則是指西方世界。 老實說,我很不喜歡這間寺廟, 因為太商業化了! 私人的和廟宇直營的販賣紀念品的小店,佈滿所有階梯的轉折口和空間, 而搭乘一小段的小單軌車(不過上個七八層樓吧?) 也得買不便宜的票。 那座新建的,將覆在觀音大士之上的巨大涼亭更是毫無美感可言。
|
 |
從極樂寺俯瞰檳城
極樂寺上倒可以享受俯瞰檳城的美景, 省了另外再花錢花時間坐軌道車上升旗山。
|
 |
檳城水上人家
檳城還有些水上人家,頗具風味,一定不可錯過。 建議你可以沿著折曲伸向海中的木架棧道走走瞧瞧。 只是,分寸要拿捏好。 這兒是別人居住的家,可不是任人隨意窺探的景點。
有朋友笑我說是要出本在馬來西亞拍的寫真集嗎? 哈~ 這趟旅行有我身影的照片數量真得是比之前在一年內所拍的還要多。 其實這是有原因的。 我們的地陪Keith Lee不但熱情,把所有行程安排得豐富緊湊, 他還又超愛照相, 所以我的相機倒有大半時間都在他手上, 也為我留下了難得的檳城之旅身影。 太感謝他了!
|
 |
臥佛寺
我很好奇,那幾尊在臥佛前盤腿而坐的金身是過往圓寂老和尚的真身嗎?
|
 |
打上光影的教堂
檳城的老建築很多很多,以街為單位的。 只是可惜,這趟行程待在檳城的時間實在太短了, 沒能好好地欣賞具有歷史感的街屋。
|
 |
|
 |
晚上的咖啡館留影
這間咖啡館用了不少中式老家具做裝飾, 有很多的西方人捧場。 那天晚上很熱,是那種悶得人汗都流不出來的熱, 室內也只有屋頂上吊著幾盞搖晃的風扇。 所以我寧願待在走廊下乘涼。
|
 |
|
 |
檳城孫中山紀念館
國父還真是蠻會跑的。
|
 |
檳城一景
|
 |
擁有天井的咖啡屋
這裏的屋子也是狹長型的,中間多開有天井。 下雨天,坐在屋裏就可以細聽嘀嘀撘撘的落雨聲, 看那打在石板上飛濺的水珠。
|
 |
在炎熱的檳城,冰飲永遠也喝不夠
|
 |
檳城,其實是整個馬來西亞,西方遊客很多。
|
 |
邱氏公司留影
邱氏公司,其實就是邱氏祠堂 他們這兒都喜歡用「公司」兩個字代表祠堂。 大概是用經營公司的嚴肅態度來運作吧? 而且,華人的祠堂數量也真是多。 是不是因為離鄉背景了就更要強調認祖歸宗呢? 我也特地跑去屬於我大陸祖藉的一間祠堂去瞧了一回。
|
 |
|
 |
|
 |
|
 |
祠堂內木構雕件
|
 |
祠堂內木構雕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