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臺東的紅葉溫泉湧自於紅葉層黑色板岩裂隙。
這溫泉裏鐵離子含量稍高,
所以總呈現紅通通的場面,
不枉費名字裏帶了個「紅」字。
偏偏有著類似化性的溫泉水又特別適合綠色藻類繁殖(像是萬榮、梵梵),
所以紅綠斑雜。
這種溫泉池視覺上漂亮,
要入身浸泡卻又讓人不免遲疑。
不過,其實也只要勤奮些自己動手整理,
還是能夠清出一個乾淨的專屬池子。
之前縣政府曾經在近紅葉村那側的紅葉大橋橋頭邊規劃了一處溫泉區,
鑽井取熱水,
蓋了大大小小的溫泉池和停車場。
這個人工景點在2009年八八水災時洪峰漫過毀了,
不氣餒地重建,才接近完工,
去年(2013)的天兔颱風又帶了深厚的汙泥。
看到殘破的園區景像,
不免讓我想到「築室於沙」這一句成語。
不是不夠努力,而是努力錯了方向,成果依就等於零。
只是環顧週邊群山環繞,的確也沒更適合開發的腹地了。
鹿野溪至此已接近匯入卑南溪的終點,
溪床平坦寬闊。
不少吉普或是四輪傳動休旅車會順著溫泉區開入河道至露頭邊紮營。
這樣的旅行方式,除了會對溪床造成一些污染外,
我個人是覺得無可厚非。
但相較之下,我更喜歡當地布農族的泡湯習慣。
他們空閒時會和家人、小孩到這裏玩玩熱水,共度愉快的泡澡時光。
不帶來什麼,也不將什麼帶走,
恭謹歡樂地享受上天自然的賜予,
不會想要再去多壓榨,開發而謀利。
其實我覺得這才是利用野溪溫泉的好傳統。
原本我站在紅葉大橋頭,一時摸不著下切到溪床的路徑,
剛好就有一位原住民爸爸帶著兩個活蹦跳的小孩從一旁的雜草堆鑽出來。
原來,那裏就是他們通往溫泉的祕境,
低調而帶著點探險感的小徑。
為什麼交通方便點的溫泉就一定要照著都市人的思維開發成設備一應俱全的SPA池模式?
有幾處保留著原始的風貌,
只要每年乾季花少許錢將步道及溫泉池整理好,
最好再於道路旁設立好公廁,
不就是具有另種風情的觀光景點?
畢竟泡在磁磚舖就的池子,浸著從不鏽鋼管裏沖出的溫泉,
感覺就是不徹底啊!
我的書籍介紹:臺灣秘境溫泉
|
 |
相關新聞一則:
紅葉溫泉都計遭民反 台東縣府釋疑
中廣 吳鳳雪 2014年03月04日
台東縣政府進行「紅葉溫泉風景特定區」都市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
遭到當地民眾的反對,擔心土地將落入財團手中,
縣府表示,紅葉溫泉屬原住民保留地,須具有原住民身分者才能擁有土地,
任何土地開發都需要土地所有權人同意,政府及財團都無從剝奪。
台東縣政府指出,「紅葉溫泉風景特定區」位在延平鄉內的紅葉村及桃源村,
面積約三百八十七公頃 ,其中私有地約一百四十六公頃,其餘為公有地 ;
特定區計畫從民國七十一年通過審議後,歷經二次通盤檢討,
其中,民眾關心的第二次通盤檢討內容包括,
部份保護區變更為公園、保護區變更河川區、社教區變更原住民產業專業區等,
並沒有增加任何管制;
部落居民擔心因為都市計畫而影響權益,
或擔心土地落入財團手中,應是有所誤解。
2014年3月14日另一則相關新聞:
環境資訊中心 賴品瑀報導
|
 |
紅葉溫泉位於臺東縣延平鄉紅葉村入口附近的紅葉大橋橋下。
|
 |
|
 |
站在溫泉邊與紅葉大橋合影。
這橋油漆蝕落的情形幾乎與7年前一模一樣。
既沒刷新,倒也沒更加斑駁。
溫泉湧出的情形也是如此。
|
 |
這是我蹲在鹿野溪畔紅葉溫泉所拍下的照片。
由大水所攜下,堆積而成的沙洲,
正被自下方湧出的少許溫泉破壞,
一點一點流失。
紅葉村一向以棒球出名,
而想當成另項旅遊招牌的溫泉建設,
每次才完工,就被洪水沖毀,
命運也算是多舛啊!
|
 |
|
 |
|
 |
自然真得是大藝術家!
|
 |
|
 |
|
 |
紅葉溫泉水量豐富,
沿溪一段五百公尺幾乎都可見到湧出的熱水。
這裏的泉水裏鐵離子含量豐富,
所以形成了一道道鮮艷的溫泉小河。
|
 |
野溪溫泉再進化。
這樣的無邊際野溪溫泉池夠酷吧!
後面接連的是鹿野溪溪水。
|
 |
|
<> |
|
採樣日期:99年2月20日 野溪露頭
溫度
|
pH
|
Na(鈉)
|
K(鉀)
|
Mg(鎂)
|
Ca(鈣)
|
Fe(鐵)
|
Si(矽)
|
氯離子
|
硫酸根
|
碳酸氫根
|
單位: ppm
|
62.7
|
7.95
|
181.13
|
8.91
|
7.18
|
9.20
|
N/A
|
36.43
|
69.16
|
90.58
|
372.21
|
|
|
採樣日期:96年1月1日 溫泉井
溫度
|
pH
|
Na(鈉)
|
K(鉀)
|
Mg(鎂)
|
Ca(鈣)
|
Fe(鐵)
|
Si(矽)
|
氯離子
|
硫酸根
|
碳酸氫根
|
單位: ppm
|
80.0
|
7.27
|
463.80
|
0.05
|
1.55
|
0.75
|
N/A
|
38.53
|
106.27
|
71.51
|
714.0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