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姑婆嶼是個無人居住的小島嶼。曾經有想要發展觀光,興築了一些小屋、廁所等設施,但後來不了了之。倒是漁港挺大的。當時也只孤伶伶地停了一艘載我們而來的白色小船。
會來到這個島,是為了工作,否則以一般遊客的角度來看,這裏應該是沒有太多吸引人的景點啊!而且,我還是在3個月之內連續兩回拜訪。回頭想想,還不知道此生會不會有第三次呢!
|
|
姑婆嶼在接近海平面有一層玄武岩流,
岩塊都呈多角狀碎裂,近表層的更有不少氣孔。
應該是噴發流動時,熔岩流近表層的部份。
|
|
在澎湖姑婆嶼的幾處海邊能見到發育良好的灘岩。
不過,這裏的好像大多是由珊瑚碎屑及貝殼破片組成。
我很想看到全部由有孔蟲殼體組成的灘岩啊!
|
|
|
|
|
|
聽聞得澎湖有出產由有孔蟲殼體所組成的灘岩。
在海邊留意了幾回都缺乏運氣發現,
倒是在望安花宅一間廢棄的老屋子遇上了,
是拿來當做磚材的一整塊。
|
|
鐵質石英砂
分布在澎湖姑婆嶼的鐵質石英砂。是由稜角明顯的石英顆粒,經鐵質物膠結而成,呈薄層狀分佈於姑婆嶼上。鐵質石英砂塊體的外觀呈鐵鏽色,不同露頭的石英顆粒粒度及密度則差異頗大。
|
|
石英顆粒細得幾乎看不見的鐵質石英砂,所見多為棕紅的的褐鐵礦。
片狀沉澱的褐鐵礦經風化侵蝕後,呈現出同心圓花紋。
|
|
此外,也有呈葡萄狀外觀的褐鐵礦(Limonite)
|
|
|
|
由沙灘上起算,
最下層灰黃色的是風化的玄武岩,
上頭蓋了一層延展的鐵質石英砂,
再上面是一層厚約一公尺的黏土層。
黏土層之上,最頂部的地形面,則又是另一層鐵質石英砂。
|
|
下方灰白色的部分為由玄武岩風化產生的土壤層。
層間裂隙充填褐鐵礦,並具球形風化紋。
|
|
姑婆嶼最高點就大約位於卡爾克號紀念碑之下,
這裏鐵質石英砂及下覆玄武岩出露的情況也佳,
所以就擇定此處測繪地層柱狀圖。
|
|
姑婆嶼最高點在北側陸塊的東南邊,高約17公尺,上面建有英輪「卜爾克號」遇難紀念碑。「卜爾克號」輪船為英國比奧輪船公司所屬,於清光緒18年(1892年)在姑婆嶼附近遇難。由於死者甚多,因此香港居民便集資建碑紀念。碑體為方形花崗岩,上刻紀念文字。除入口外,周邊以矮牆圍築。碑體上的彈孔則係40年代國軍演習時所遺留。
|
|
姑婆嶼由南、北兩個以白沙灘相連的小島組成。北方的島緣有著寬廣的玄武岩海蝕平臺,是澎湖紫菜的主要採收地。每年都會有赤坎村的村民特地搭漁船來到這個無人島拾取。
|
|
在島嶼東方一角有處小海灣,灣底是被蝕平的,擁有柱狀節理的玄武岩,看起來倒像是特地舖上地磚似的。
|
|
濱薊的棘刺相當多,走在這片草地上我都特別小心翼翼。
|
|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