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溪溫泉場_溫泉街
 

四重溪溫泉

 

根據「台湾を語る」(林肇,殖民時代社,1933)所載,1895年(明治28年)12月,駐屯於恆春的憲兵曹長高橋氏「發現」了四重溪溫泉。初期憲兵就在此地的小丘上搭建草屋,設溫泉浴槽,拉開了四重溪溫泉利用的序幕。兩年之後,西元1897年(明治30年)12月,日本山口縣人松原次郎夫婦赴此墾荒。他們在溫泉旁建了兩棟茅草家屋,經營溫泉,並從事開墾畜牧,在附近栽培咖啡。只不過翌年(1898年)9月21日,夫婦卻被其僕人藤津昌太郎發現慘死於屋內。這起不幸事件替四溫溪溫泉的發展暫時蒙上了一層陰影。


後來四重溪溫泉又由關善次郎經營(1901年5月),但1907年(明治40年),一場火將上述的溫泉設施燒之殆盡。後來恆春廳長柳木通義為開發四重溪,命原住民產物交換業者王番九、王清和、董滿龍三家進駐今溫泉街一帶(四重溪溫泉鄰近發生於1871年「牡丹社事件」的石門古戰場地,為車城與牡丹之重要出入口,在十九世紀末日治殖民前後已是漢、番人之「物產交換所」),並設置警察派出所以及興建浴場,溫泉區始有發展雛形。(此段沒有明確文獻出處,暫存疑)。


西元1914年遇「南蕃騷擾事件」(因太魯閣戰爭結束後,1914年9月理蕃當局繼而向「南蕃」布農族與排灣族等施壓,強制沒收原住民所持有的槍械,原住民反抗而引發了大分事件、喀西帕南事件,以及「浸水營事件」(又稱「南蕃騷亂事件」)),四重溪派出所與浴場又再度被原住民破壞焚毀。當局在1914年11月24日,再行設立了「四重溪警察官吏派出所駐在所」以靖地方。在治安有了改善後,隔年(1915)駐在所警察官臨時搭建了溫泉小屋供浴用。


後來1917年有溫泉業者捐贈260圓在旁興建浴場一棟,提供民眾使用。此浴場於9月10日動工,10月5日即竣工(恆春郡,1938,高雄州四重溪公共浴場要覽)。1923年6月時,車城庄民張添丁等三人以4000圓的工費,建築經營溫泉浴場,並設有貴賓館。翌年(1924),張氏將開設的溫泉浴場捐贈給車城庄,作為「四重溪溫泉公共浴場」,除提供入浴外,亦有宿泊服務(吳美華,2002,日治時期臺灣溫泉建築之研究)。不過,根據1921年的臺灣日日新報,倒有一則「四重溪溫泉公共浴場」的報導,內容如下:「恒春郡下四重溪溫泉。以交通不便。施設溫泉未能利用于一般實有所憾。故恆春郡役所。擬為改修道路與建築公共浴場,所需經費二萬圓。則由高雄州公共衞生費支出。現既在申請中云。」這一段時期的四重溪溫泉記載有些雜亂。尚需更多的文史資料以釐清真實狀況。而在1926年,臺灣日日新報中又有一則新聞說明四重溪溫泉正增築特別室一棟,也出動數百名工作人員整修山腹舊道,讓自動車可以直通溫泉場。這項工程一直到同年12月20日才宣告完工。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昭和天皇之弟高松宮宣仁親王曾於1933年7月10日到四重溪溫泉場過夜,晚間7點半在公共浴場舊館後庭欣賞蕃童唱歌遊戲。隔日並參觀了石門古戰場及琉球蕃民墓。坊間多謂高松宮宣仁親王是偕同新婚妻子來渡蜜月。只是他是在1930年結的婚,1933年7月搭乘軍艦來臺的行程也很短(7/9~12日),僅於高雄至恆春一帶的公務單位拜訪,再加上相關新聞報導內不見提及他的夫人。因此可以推論,所謂的來四重溪渡蜜月泡湯應只是個訛傳。而1941年,另一位日本皇族閑院宮春仁倒真得同其妃子(最後到訪臺灣的日本皇族)於3月20日參觀過石門古戰場後,到四重溪溫泉場過夜。春仁是1925年結婚,所以應該也不會是來四重溪渡蜜月。


上述皇族所住的公共溫泉場即是今日的清泉溫泉山莊。此溫泉場於1948年(民國37年)轉由屏東縣政府管理,並於同年承租予民間業主經營,至1958年(民國47年),正式對外公開招標。原承租業主對「清泉」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以當時雙倍的高價取得,至今為第二代。此外四重溪還有些其他旅館,例如先總統蔣公曾住過3次的「濱津旅社」,已改建成今日的景福溫泉渡假莊,只可惜舊時日式建築已拆除殆盡。另新龜山為當時的龜山旅社,「博陽館」改名太原旅社,現則已坍塌不存。

 

 

arrow
arrow

    bu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