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玫瑰, 尤其是憧憬浪漫愛情的少女們。 能在任何一個特殊的日子裏接到一束情人送的玫瑰花, 心中一定漾著絲絲的甜蜜。
或許是摩羯務實的個性使然, 從來我就不喜歡玫瑰花束,或是一切的切花。 到手時已然是最美的一刻了, 接著是每況愈下,只能看著她的衰敗而束手無策。
植物分類學上的玫瑰是薔薇科薔薇屬灌木,原產地在中國。 在古時的,「玫瑰」一詞原意是指紅色美玉。 後因一種野生薔薇屬植物果實又大又紅豔,因而以「玫瑰」作為稱呼。 大家都知道的一句成語「買櫝還珠」出自於「韓非子,外儲左上」, 原文為:「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櫝,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 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 句子裏的玫瑰指得就是美玉而非花朵。
玫瑰雖美,多刺也是有名的。 紅樓夢裏六十五回中,賈璉偷娶尤二姐後, 其心腹小廝興兒對尤二姐大略介紹家中人物時, 提到才自精明志自高的三丫頭探春時便有以下評語: 「三姑娘的渾名是'玫瑰花' ...玫瑰花又紅又香,無人不愛的,只是刺戳手。」
同樣在文學作品中,玫瑰這個意象用得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張愛玲。 在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裏, 一起首便用兩種玫瑰道盡振保的愛情版圖: 「振保的生命裏有兩個女人,他說一個是他的白玫瑰,一個是他的紅玫瑰。 一個是聖潔的妻,一個是熱烈的情婦」…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 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 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 這真是直接道破真相的了悟。
在我的概念中玫瑰在臺灣並不好栽培。 玫瑰原生於高緯度地區,喜歡的是冷涼且少雨的氣候 。 臺灣因為環境炎熱又潮溼, 不同病蟲害總是輪番上著陣,摧殘嬌嫩的植株。 且玫瑰在臺灣無法像在歐美與日本可藉由休眠累積能量, 花的數量及花色因而較少。 加上玫瑰的花朵雖然又大又美,但枝葉相形稀疏,比例失衡。 所以我也就沒試著種過。
後來才知道,有一種稱為「樹玫瑰」的栽種法, 主要是利用嫁接的方式, 將各式的玫瑰品種嫁接到生性強健的「砧木」上, 如此便可結合接穗多花與砧木長壽的特質, 種出隨著年齡增加益形飽滿的樹形玫瑰。
在田尾公路花園內有個「美加美玫瑰園」, 裏頭有400種以上正式命名的玫瑰品種,且定期都會從國外進口限量玫瑰 , 是想蒐集各式玫瑰品種愛好者的寶庫。 而六龜大橋旁則有個「悠遊山城」,是樹玫瑰的天堂。
其實純欣賞專家努力培育的成果, 也是一樣令人心神暢快!
在臺北,想欣賞各式各樣的玫瑰花,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士林官邸。 士林官邸的歐式玫瑰園目前種植約有5000多株玫瑰花,分屬200多品。 當初是因為蔣夫人鍾愛玫瑰, 因此特別在民國59年間,闢建成了3315平方公尺的玫瑰園。 而後更又加闢905平方公尺,擴增至露天音樂臺附近。
每年2月之際士林官邸都會舉辦玫瑰季, 是喜歡玫瑰的人不可錯過的一個展覽。 下頭是我之前去看展時拍的一些玫瑰倩影, 沒特別留意各別的名字,都很美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