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谷關大飯店前廣場
谷關溫泉



臺灣脫離日本統治後,似乎沒多久就改名為谷關?
這點我還沒查到確切文獻證據,只能先在心底留個意,
有機會在翻閱舊史中,相關記載自會由字裏行間跳入眼底。
然而再怎麼說,「明治」這個名稱實在太日本了,
想當然爾,在當時仇日的時代氛圍下是不可能沿用的。



就我猜測,會取名「谷關」,多少沿襲自河南的「函谷關」。
函谷關最早是在春秋戰國時代由秦國所建。
其附近的黃河流域丘陵起伏,又有中條山、崤山等阻斷,交通十分不便。
唯一東西向平坦的通道,就是東自崤山,西至潼津,谷深如函的函谷了。
這函谷形勢險要,最窄處只能容一輛馬車通行,
正所謂「車不方軌,馬不並轡」,
而在這裏建成的「函谷關」,自然成為軍事要衝。



若是你有注意,一路由東勢上溯大甲溪,
過了谷關後,兩側的山壁果然馬上束緊相夾成深谷,
取這名,倒也真是副實的。

我的書籍介紹:臺灣秘境溫泉

大甲溪溪谷
谷關至馬陵間窄迫的大甲溪溪谷。「谷關」位在谷口,取名也算符實。


三年前為了尋找馬陵溫泉,
我跟隨已退休的一位陳科長通過谷關檢查站,沿著尚且封閉的中橫前進。
我坐在吉普車前座向外張望,
觸目所及盡是崩壁處處,座座青山被裸露的黃色土石坡分割斬切。
實在不難想象九二一時此處天坼地裂的駭人景象。
也是這次才注意到,原來谷關上游的溪谷十分壯偉,
大甲溪倒彷彿是深深地被埋在地底溝中,遙遠地陷在腳下。
記得在大四時我也曾跟著臺大地質系的鄧屬予教授完整走過中橫一次,
不過那時是以遊歷的心情伴隨研究所學長同行,
什麼也沒真正進到腦子裏去,更沒留下影像紀錄。
我猜,在通過這一段路時,我應該是在昏昏沉沉地睡夢中吧?

IMG_0512
谷關溫泉區稍上游的「天輪壩」


既然有這麼深的峽谷,
在環保意識尚未當道的過去,當然會盡量使用,築壩蓄水發電。
谷關上去一點點,就是個天輪壩。
只不過現在壩後的潭水也被大量的砂石填滿,早就喪失原本設計的功能,
更反倒成了阻絕生物往返的生態殺手。


當初我為了想要一探谷關上游些的神駒谷溫泉,
爬至大甲溪溪床,脫下布鞋,踩著一顆顆的石頭朝上溯。
其實才走一段就後悔了,
因為大太陽之下,石頭表面被晒得炙熱無比,踏上去真讓人受不了。
但實在想知道前面有什麼,我仍硬撐著做個跳石小丑。
直到抵達這個壩底,再也上不去了,才作罷。


神駒谷溫泉
2003年的神駒谷溫泉


由天輪壩向回走,我順利找著了神駒谷溫泉,
她仍保持著自然由溪床上湧出熱水的形式。
我本來以為這個溫泉在921之後如同上游的馬陵溫泉,已經被大量的土石埋住了呢!
只可惜,接續的這些年,她真得就消失了,
只剩下一旁業者用水泥槽護住的溫泉抽水井,
沒了最後的一點野味。

 
IMG_0527

神駒谷內以水泥槽將溫泉露頭給覆蓋起來,
這樣雖然取水方便,也能保護源頭不致發大水就被埋沒覆蓋,
可原本的自然美景成了犧牲品,
顧不得了。

我們好像就是缺乏對大自然的尊重,
只知攫取,只會盡其用而謀利,
卻不肯付出一些感恩的心來面對給我們幸福感覺的溫泉。
若能在熱鬧開發的溫泉區留下一些整治清爽的湧泉,
讓熙來攘往的遊客們能有個尋覓暖湯泉源的悸動,
我想,在泡湯之外,
大家對溫泉更是會有份截然不同的喜愛的。


structure

即便「神駒谷溫泉」和「谷關溫泉」前人分別命名,其實兩者距離並不遠,
溫泉水的來源也相同,皆由「谷關斷層」的破碎帶上湧而出。
大甲溪在這裏轉了個大彎,
兩個溫泉相隔著山稜,互相見不了面。
谷關溫泉警光山莊舊貌_谷關飯店提供 
谷關溫泉警光山莊舊貌_谷關飯店提供(翻拍自谷關溫泉文化館)


谷關的警光山莊應該是沿用日據時期的警察療養所,
這棟建築看來是鋼筋混凝土貼磁磚,外觀仿日式舊建築,卻又不完全相像。
仔細對照日據時代的照片才發現,
兩者的位置其實並不一致。
日治時溫泉浴池是設在較靠近河床的礫石堆積層之上,
雖然危險,但可能是為了取用水方便。
光復後的照片則顯示建築改建在原本礫石層後上方的岩壁小臺地,位置高多了。
大概是後來接電方便,用抽水的方式即可取用位在溪床上湧出的溫泉水。

不過,也有可能是原本的河床較高,
後來做大水曾深切地形,造成河床降低。
這還要有更多的照片來互相對比才能證明。


谷關明新溫泉
谷關明新溫泉


光復後,明治溫泉改稱谷關溫泉。
照片裏有個「谷關明新溫泉」的小牌樓。
也不知道真得是地盡利到如此地步,
還是曾遭受大水沖刷,
這警光山莊的邊緣竟然這邊貼近階梯,旁邊還懸了顆大石頭。


谷關_明新溫泉舊照
谷關_明新溫泉舊照

當時在警光山莊前的大石上立有簡樸的鐵欄杆,上嵌著明新溫泉幾個大字。
留下團體照的全員穿著西裝,還有個領隊手甩著面旗,也不知是什麼參訪團。
有趣的是,有位仁兄拿起照相機反拍,真有反狗仔隊的俏皮模樣。


谷關吊橋下
1958年12月谷關溫泉舊照

一位軍官模樣的先生站在大甲溪旁的大石上拍下這張照片。
他是站於警官山莊這岸,
而另一岸的吊橋下那兩個水泥塔柱我猜應該也是溫泉口,
才會特地保護起來。

谷關溫泉
按照飯店自己的簡介中說明
「明新溫泉旅社」是谷關地區第一家民營溫泉旅館,
到了48年擴大經營規模,改名為【谷關溫泉旅社】。
的確,從上頭這張照片也可發現大字已經從「明新溫泉」改為「谷關溫泉」了。
而下面連續幾張自購的明信片(應是販售於50年代末)更可明確地見到「谷關溫泉旅社」店招。

接著73年再擴大建設,定名為【谷關大飯店】。
在九二一震災後,以全新【谷關溫泉飯店】的企業型態重新再出發,
只不過,換到了對岸更寬闊的腹地上。 
 
谷關溫泉舊時模樣明信片2_自購
谷關溫泉舊時模樣明信片_自購


在網路上剛好瀏灠有這張明信片的實寄版販售,
後頭標註的寄出日期是民國59年12月29日。
通常明信片都是流行一陣子的,
推估,照片裏谷關溫泉這個模樣大約就是在1960年代末期。

谷關溫泉明信片
除了「谷關溫泉旅社」、「警光山莊」,
還有一間較為簡陋的「谷關溫泉浴室」建在懸崖邊。
而上頭的另一層臺地還有幾棟日式建築,
可惜也見不到了,現在是汶山大飯店。

 
谷關溫泉舊時模樣明信片_自購
谷關溫泉旅社  谷關溫泉舊時模樣明信片_自購  

畫面前的那片紅屋頂是舊的警光山莊,
警光山莊前還有片池塘庭園。
 
谷關溫泉舊時模樣照片_自購
谷關溫泉舊時模樣照片_自購

谷關_風景區
谷關風景區

這些女生站在「谷關溫泉大旅社」前的橋上,
背景有著吊橋和大甲溪對岸的另一片平臺。
現在的谷關大飯店其飯店前的廣場就在那。
一開始的溫泉旅館多建於大甲溪北側這一帶,
隨著家數愈開愈多,腹地不夠了,
所以後來便到對岸設置。
谷關溫泉警光山莊現貌20110720
谷關警光山莊現況

大家或許會好奇,那警光山莊目前的狀況是什麼個模樣?
拜賜於建築技術進步及大型機具,
原本警光山莊前那片大石凹凸,池塘曲折的庭園已被整平,另闢成人車來往通行的馬路。
而警光山莊前,在馬路對面,隔著「谷關吊橋」也分別築起了「明治大溫泉飯店」及「神木谷假期大飯店」,
阻隔山莊原本該有的寬廣視野。

IMG_0536
谷關「明治溫泉飯店」

上頭照片裏紅瓦黃牆的「谷關溫泉旅社」後來則改建為上圖照片藍瓦石板牆的「明治溫泉大飯店」,
不清楚是不是擁有的經營者也換了,
谷關溫泉旅社移到對岸,改名為「谷關溫泉飯店」,前文已經提過了。

谷關吊橋
谷關吊橋

站在大甲溪北岸的「明治溫泉大飯店」及「神木谷大飯店」中間的吊橋口向前望。
按照立在橋邊的木製解說牌說明,
此吊橋興建於民國75年,全長約100公尺,
連結大甲溪兩岸谷關溫泉飯店區,以往是當年谷關人賴以維生的重要通道。

谷關風景區入口_土產店
谷關風景區入口_土產店(自購)

這是位於台8線舊時通往谷關溫泉旅社的入口,
旁邊有間現在仍在營業的谷泉商號呢!
從那牌樓可以順著階梯向下,抵達廣場,
再通過谷關吊橋,走向大甲溪北岸的溫泉區。

谷關溫泉旅社
由另一個角度看谷關溫泉旅社的入口(自購)

 

谷關風景區入口_土產店現況

谷關風景區入口  土產店現況

豐原客運谷關總站
土產店對面,同在台8線上的豐原汽車客運「谷關站」

這車站看來也很有歷史了,灰暗色調,很復古,讓人流連回味。
 

溫泉桂花巷

溫泉桂花巷

土產店旁朝下通往廣場的階梯旁種了桂花,現在取了個名字「桂花巷」。
光以文字描述相對位置實在讓人困惑。
還是先看看下面這張地圖,釐清空間感。



谷關溫泉路線導覽圖

谷關溫泉路線導覽圖

谷關大飯店前廣場
谷關大飯店前的廣場,有谷關吊橋可以通向對岸

IMG_0538

谷關溫泉飯店前廣場上的立石,上刻「谷關之泉」

我特地去摸了摸池水,真得是溫泉沒錯。
當然這裏離河床高,這溫泉水是用抽水機抽上來,再放流的。


IMG_0537
谷關大飯店前的廣場,其實也是硬向大甲溪爭地而得來的

大水肆虐後,那霸佔溪床腹的一間間浴室成了廢墟,不能用了。
 

IMG_8542

從「谷關大飯店」這頭沿著谷關吊橋望向谷關舊的溫泉區

谷關溫泉區現況
開發過度的谷關溫泉

各家溫泉飯店為了搶建,竭盡所能地增加可用面積,
不惜往河床填水泥造地,
幾乎已經無法辨視這裏曾是日據時代那個清幽的明治溫泉所在了。
谷關明治溫泉
自購的一張明治溫泉照片

可以與上一張照片互相比較,谷關溫泉的前世今生。


明治溫泉01
這是另外購得的一張明治溫泉照片,
與前一張相較,地形差異很小,
所以可以推測拍照的日期應該不會差很多年。
不過,前一張屋前的樹都不見了,靠近溪邊卻又多了個中式涼庭…
所以我也搞不清楚哪一張照片的年代比較久遠。


明治溫泉02
這張照片與上一張照片是同一個人在同時拍的,
只是他是立於溫泉處朝下游看,
所以可以將吊橋看得比較清楚。


堆積前大甲溪溪床20031110
堆積前大甲溪溪床 攝於20031110

原本的溫泉區腹地已經不夠用了,
新的投資者接著往上游大肆開發,
用水泥興築提防,造出平地,將大甲溪束進窄窄的水道內。
堆積的大甲溪溪床20070325
堆積的大甲溪溪床 攝於20070325

只是這樣的工法面對起起伏伏的大自然還是無招架之力,
一次大水,就把龐大的建築建設全給催毀。
只是這些毀壞的旅館及橋梁就這麼給晾在原地,也不拆掉移除。
讀過一句話「要畫妝前也得先把臉洗乾淨」。
不是只將錢花在建設最尾端的環境裝點就好,那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重要的還是要還給遊客們一個清爽安全的休閒環境。

堆積後的大甲溪20110721 
堆積的大甲溪溪床 攝於20110721

與上一張照片相較能夠發現,大甲溪的溪床又開始下切了。
其實,河川的基準就是這樣,不停反反覆覆地升高又下降。

被埋沒的溫泉池
溪床裏還可見到被埋沒的溫泉池一角

被沖毀的溫泉旅館設施
被沖毀的溫泉旅館設施
被沖毀的皇家木屋20041219
被沖毀的皇家木屋 攝於20041219


谷關溫泉文化館
在台8線旁有個公園,裏頭設立了座溫泉文化館

這座規模小巧的「溫泉文化館」帶給遊客一個認識溫泉各式面相的好機會,
建築位處於山坡地,巧妙利用地形,讓人可以上下遊逛展區,也穿梭於庭園造景間。
園裏設立了泡腳池。
我拜訪的時候,溫泉泡腳池正在整修,沒水,
但一旁還有另一池水溫微冷,放養了不少會吮吸腳部角質,所謂的溫泉魚。
遊客們顯然喜歡那種魚親群吻腳部帶來的微癢感覺,
整座公園連同文化館,就屬這裏人氣最旺了。

谷關溫泉公園泡腳的遊客們
正在泡腳池裏享受的遊客們
四季溫泉
谷關溫泉區裏「四季溫泉會館」溫泉池。我還蠻喜歡這個溫泉池,暖得冒煙的溫泉水奢侈地像瀑布般濺珠而下。
 

IMG_0504
靈秀的谷關

臺灣的溫泉大多位於山明水秀、自然生態豐沛之處,
而我認為到溫泉區就應該是要體驗完整的身心靈洗滌。
若店家想像全部的遊客都只是想躲進外觀豪華,內裝高檔的飯店裏睡覺泡溫泉,
大肆張牙舞爪地佔地開發,從而忽略建築本身與周匝環境的調和,
那可就真得太可惜了。

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再度還原當初靈秀的谷關,
可以吸引人見之忘俗呢?

日據時代的谷關溫泉(明治溫泉)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urt 的頭像
    burt

    生活多寶格

    bu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