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繪をかき」繪葉書 吉田初三郎繪 愛國婦人會文山郡支部發行; 觀光社萬松出版部印行
收了一套由吉田初三郎所繪,愛國婦人會文山郡支部發行,觀光社萬松出版部印行的「御繪をかき」繪葉書。這是一組4張的日治時代繪葉書,重點是第1張:「景勝之文山郡鳥瞰圖」。
在這張繪葉書裏縱觀了整個文山郡的地理風情,讓觀畫者心中對當地的布局有了梗概。其餘的3張則是挑選了當中的「指南宮」、「新店碧潭」以及「烏來溫泉」景點,另行繪出吉田初三郎眼中所見的美,達到旅行宣傳的目的。
當然,我會收下這套繪葉書,重點便也就是看在這張圖仔細勾勒出了烏來溫泉一帶交通山川形勢。
例如,畫面中畫上了紅色細線的,代表的是鐵軌(包含了輕便鐵道)。可以看出,當時通往烏來的鐵道路線和現在的公路並不相同。當然,烏來現在自攬勝橋到烏來瀑布的觀光臺車,也是當時的一段鐵道遺存。烏來瀑布舊稱「雲來之瀧」,這圖中的烏來瀑布畫得倒真得像是無源之水,氣勢盛人地披掛而下,看得我不禁笑了出來。
另外像是小粗坑發電所,以及現在已經消逝的烏來神社等等,都是很值得進一步探究的有趣小地方,比現今所謂老街上的一間間彼此複製的餐飲店,或是街底橋邊的山豬肉香腸攤來得吸引我多了。過去幾十年,烏來還以原住民的鮮明服飾及舞蹈表演獨樹一格,雖說是刻板印象,倒底是特色。可到如今,連櫻花樹都照顧得零零落落了!
看著繪葉書內整齊有序的錯落單位及景點,一方面佩服日本人的規劃理念,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對當時的時代悲劇覺得喟嘆。原本泰雅族烏來社主要是位於擁有溫泉資源的南勢溪及桶後溪匯流口,後來日人為了開發山林資源及修整溫泉區,原住民只能被迫售地,遷到了山坡上條件比較差的區域居住(圖面上所示之ウライ蕃社),泡湯也只能到公共浴場對岸溪畔的溫泉池。很多人事,過去了就會被進一步醜化或美化,這也是無可奈何事啊!
在這第一張繪葉書邊上標明了「昭和十年八月十日基隆要塞司令部檢閱濟」(已被我裁切),這代表了此張繪葉書的內容得先經由基隆要塞司令部的審閱核准才能夠發行。當時必須經過「檢閱」的兩個地方分別為高雄及基隆。這張繪葉書內因描繪出了基隆的地理位置,因此才有「基隆要塞司令部檢閱濟」的字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