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投  梅庭  後面另角
新北投  梅庭  

「梅庭」是一棟散發著濃濃日式風情的古蹟建物。
與著名綠建築「北投市立圖書館」、都鐸式的「溫泉博物館」以及湯客最愛的「千禧湯」連成一氣。
漫步在新北投溫泉區的中山路上,很難不被她美麗的身影吸引而入內一探究竟。
著名的書法家與政治家「于右任」從民國38到53年起常常到這裏,
既為了避暑、避壽,也為了避關說,
他也常在這和賓客們討論「標準草書」事宜。
自然,在古蹟修復後,「梅庭」內部的陳設及展覽主題便以于右任的生平及書法作品為主。
算是經由于右任的加持而顯得更有內涵的歷史古蹟。


引自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的簡介:

「梅庭」約建於1930年代末期,是一棟見證戰爭時代的豪華民宅,配備防空避難室型態的建築特色及具日式木構造建築風格。主要結構採木構造柱樑,斜屋頂屋架,基礎及地下室為鋼筋混凝土構造,門口門柱上有于右任先生書寫的「梅庭」題字。屋內設有泉池,庭院寬廣,沿北投溪河谷興建,頗具野趣,古樹參天,綠意盎然,鄰接北投溪,石造坡崁兼具圍牆及城垛特色。


我開始關注溫泉的相關文史而到新北投之際,
就很喜歡這棟當時還破敗的建築(還有現在仍未開始整修的台銀舊宿舍)。
那時心底想著,
若是北投公園週遭的日式建物都能一一修復,
並分別賦予不同的展示文史功能,或是當成咖啡店、茶藝館,
肯定對旅遊事業有著大大的助益。


現在梅庭早已正式免費開放給大眾參觀了。
真正是讓人高興的一件事情!


臺銀新北投  梅庭  舊宿舍
2007年3月的「臺銀舊宿舍」模樣

經過「梅庭」更往山上走,尚有一棟更為精緻,範圍也更廣的臺銀舊宿舍。
原本臺銀是要將其全部拆除,蓋上新的建築。
現在市政府文化局有介入,打算古蹟復舊更新。
只是一直到目前都還在規劃階段…
這幾次去瞧,更顯破敗了。
不知要等到幾時才能再現風華。

梅庭後院環顧及室內木構屋頂一瞥

用相機試拍了短片。
沒用腳架,轉圈時手不免還是會上上下下的搖晃。
但這種小旅遊,帶著腳架未免十分的不便。
就將就吧!

新北投  梅庭  梅庭舊樣
2004年2月「梅庭」舊貌


新北投  梅庭  2005年3月的梅庭
2005年3月時的梅庭外觀

整建前的梅庭就屬那道外圍的石砌牆最富古意,
建築本身看得出是日式,卻少了風華韻味。
應該是冰冷的灰色水泥再加上廉價的波浪板,大大降低了格調。
那時只覺得,
能在綠意環繞的新北投公園旁擁有寬闊基地別墅的人家,怎麼就這麼任其荒廢呢?
真是可惜呢!
 
新北投  梅庭  2006年9月的梅庭
2006年9月已完成整建完成的「梅庭」

一年多後舊地重遊,
興奮地發現,「梅庭」竟已經改頭換面,
蜕變得更低調沉穩,更引人入勝。
只是大概沒驗收或是尚未決定該怎麼使用,
所以隔了好幾年,大門也總是嚴密關著,
庭院深深,遲遲未開放。
一直到2010年1月7日,這裏才正式對外公開。
那日,于右任旅居國外的兒子還特地回來參加揭幕式呢!

 
新北投  梅庭  竣工銘牌
懸掛在牆內的竣工銘牌

看牌上註明,建造金額是1千8百多萬元。
用這個價碼為臺北市增添一座觀光亮點,
其實是相當划算的呢!

新北投  梅庭  凸出的石牆
凸出的牆基

圍繞在「梅庭」四周的牆很特殊。
牆的材質是石匠一塊塊鑿出來的「唭哩岸石」(石英砂岩)。
而更特別的是像這面在中山路一側的石牆,
牆基就明顯是比較舊的石塊,
還向外不整齊參差的凸出,
很有特色。
當初不知為了什麼原因理由設計成這個模樣,
看替更給人一種穩當的感覺。


梅庭外牆牆根
 
唭哩岸石近攝

唭哩岸石主要是由粗顆粒的石英砂膠結而成。

 

新北投  梅庭  圍繞的梅庭的北投溪
「梅庭」的另一側圍牆

梅庭的另一側有北投溪環繞流經。
這一側的石牆也極有特色,有山垛式的凸起裝飾。
我曾注意到,靠溪的牆根還有溫泉廢水流出。
看簡介裏,梅庭裏舊時也是有溫泉浴室的。
不過,現在大概是藏在辦公區中,並沒有對外開放,
所以我也無緣親睹其模樣。
 

傾倒的圍牆

2013年12月7日再次到訪,
發現東側的圍牆傾倒了。
應該是會立即修復吧?

 

新北投  梅庭  大門入口
「梅庭」大門

據說為了官階與風水之故,
一般的別墅大門都是開在角邊邊的,不能由當中大開。
我也是認為若腹地不夠寬廣,
由側門的對角線進出,也有拉長視野的效果,顯得庭院寬闊些。

梅庭題字

梅庭  門口的  于右任  題字

 

新北投  梅庭  前院入口
有著拉長屋簷的入口

屋簷斜向地延長,創造出涼蔭,
攬入更多清爽的微風。
這樣的設計同時也有拉長建物比例的作用,
讓梅庭顯得更為輕盈。

入口前還有座亂石堆砌的乾塘。
不知有沒有規劃放水,
為這個庭園再創造出一處入眼淨心的微風景?


新北投  梅庭  前院及水池
由水池處望向原本屋子的入口

有著向外凸出的白色雨遮那處才是原本屋宇的大門,
現在封住了,不讓人進出。
這樣也好,不然窄迫狹長的院落,一旦遊客多起來,往來就不方便了。

新北投  梅庭  前院看玄關
屋宇正面

換去了原本裸露的水泥壁面,
現在的外牆包覆著片片杉木。
搭配上壓覆的黑瓦,看上去就是舒服。
我喜歡那些造形各異,穿插著的窗戶,
他們去掉了建築立面的單調感,活潑了視覺景觀。

新北投  梅庭  舊入口大門
原初的入口正面

地板由不規則的石板舖就而成,
連著兩片舊時小碎方馬賽克拚出的牆面,上頭鑲了處以木頭製成的郵件投遞孔,
中間則夾著一扇對開的木門。
雨遮前的兩柱底部是淡黃色洗石子,直上撐起上方平臺。
這入口整體造形佈局嚴瑾不花俏,簡單大方。
 
新北投  梅庭  磁磚
每片馬賽克上頭的釉色花紋都不相同

新北投  梅庭  排水溝
雨遮下做工細緻的導水道
 

為了讓雨水能順利排除,不讓進出門還得跨過小水潭,
原本大門外的排水設計做得很別緻,
不同的面各有不同的斜度,
排水道也不是死板板的一條溝到底。
細節就是會自己說話。

新北投  梅庭  信箱投入口
信件投遞口

我猜應該是原本的物件。

新北投  梅庭  木窗
窗外的木格柵
 
新北投  梅庭  八角窗
八角窗

加上了窗中間那兩個倒H型的窗欞,
窗戶就有了屬於自己的表情。

 
唭哩岸石小屋
院子裏還有一棟並未開放,
由唭哩岸石蓋成的小屋。
 

新北投  梅庭  入口處的服務中心
現今入口的接待廳及遊客服務中心

現在新的入口在延長的屋簷之下,
空間很寬敞。
遊客在這邊必須換上園方準備的拖鞋,以保護建築物脆弱的木質地板。

服務中心的小姐很親切,
桌檯上準備有很多不同的旅遊資訊摺頁可以索取。
在後方還有個「梅庭」的建物模型,
讓人一眼就可對整棟建築外加庭院的規模佈局有個大概的瞭解。

 
新北投  梅庭  梅庭建築模型
模型
 
新北投  梅庭  梅庭建築模型近攝
模型
 
新北投  梅庭  壁櫃
通往下層的階梯及一旁的日式櫥櫃

 
新北投  梅庭  木柱
櫥櫃主柱上的木節

 
  新北投  梅庭通往下層的階梯
通往樓下辦公區的階梯

很可惜,下層的部份目前並沒有開放,
沒有機會進去一探究竟。

 
新北投  梅庭  樓梯扶手
原木的階梯扶手

木構件的觸感總是比鋼鐵溫潤多了。
若是可以,我也總是希望自己家中能多些木製的家俱。

 
新北投  梅庭  壁櫃內的擺飾
櫥櫃中的展示品

新北投  梅庭  玻璃櫃門
櫥上方附有門片的小櫃

 
新北投  梅庭  大扇窗
大扇落地窗前提供給遊客休息小憩之用的沙發椅
 

新北投  梅庭  牆壁的作法
牆面工法示意

考究其牆面施工,為防潮隔間灰漿牆,
木條架上內層以「赤泥土沙」鏝抹,
外層則以白灰漿粉飾。
 
新北投  梅庭  展示間一角
映照著窗外日光的木地板,總讓房子顯得特別乾淨,纖塵不染

 
新北投  梅庭  入口玄關
玄關

因為舊的大門不再使用,這邊也就封起來了。

新北投  梅庭  木製信箱
位在玄關裏的木製信箱

在前文裏提到舊大門牆上的那個郵遞小孔就是通到此信箱內。
家裏有如此的信箱,應該會時不時就想去翻翻,瞧有沒有信吧?

 
新北投  梅庭  書房展示廳

當成書房展示的空間

牆上掛的是于右任草書書法的複製品。
于右任除了是監察院長外,亦以草書聞名。
于右任認為中文字筆劃太多,書寫廢時,主張以草書撰寫公文。
但考量草書寫法不一,為避免日後閱讀困難,希望訂出標準;
這個想法獲得其秘書劉延濤的認同,
兩人蒐集歷代名人草書字體,再依照“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等原則,
從60萬餘字裡選出千字文作為草書的範本,追
求中文書寫標準的一致化。 

當初在整建時,
所拆下來的每一根柱條都加註了利於重建的編號。
重建後,這些帶有編號的柱條保持裸露,
只要擡頭就可以望見。

 

新北投  梅庭  于右任書桌
書桌


新北投  梅庭  于右任雕像
桌上放置的小型于右任雕像

于老最鮮明的形象,應該就是胸口那蓬鬆的白髯吧?
看來很仙風道骨。

新北投  梅庭  于右任書法作品
于右仁作品「禮運大同篇」長軸

 
新北投  梅庭  湖南電視臺採訪劉彬彬女士
正在接受湖南電視臺採訪的劉彬彬小姐

劉彬彬是當年于右任秘書劉延濤的女兒,
家中藏有些于老贈給劉延濤的書法作品及關於于老的照片。
她小時就常到梅庭來,對於于右任所知甚詳。


 
新北投  梅庭  屋頂的木架構
刻意露出的書房頂部木結構

大部份的樑與橫斜的支柱是沿用原始建物的組構,
上頭都編有當初拆缷時預先編撰的號碼。
 

新北投  梅庭  木地板
書房裏的木紋拚花地板

新北投  梅庭  舊式邊桌椅
兩張舊式的椅子

我頗喜歡家中有個這樣的角落,
即便是使用度不高,
但光擺著,空間立即散發出一種高貴典雅的悠然。
大概是心理本來就有這種潛意識,
所以當初才會買進一對官帽椅連同小桌吧。
現在就放在自己床邊的低檯度大窗前,
光用來坐著欣賞窗外那一排小葉欖仁。
 
新北投  梅庭  迴廊外的綠意竹叢
從大門走出到回廊,迎接你的是院子中滿眼的綠意
 

新北投  梅庭  後面另角
由入口看來是一層,其實是兩層建物的「梅庭」

「梅庭」為一棟見證戰爭時代的日式民宅建築物,
順應地形,共分上、下二層。
上層面臨中山路,正立面為地面層,為日式木構架。
下層則為鋼筋混凝土造,是作防空避難室用,可直通後院。
其日式建築構造與地下防空壕,皆具歷史的價值。

 
新北投  梅庭  後側一角
不開啟的後門

這扇門後有個小空間,放了幾本書,一張桌子。
慢遊的遊客可以挑本自己喜愛的書本,攤開,就著窗外透進來的天光,讀書。

 
新北投  梅庭  後院的大扇窗
後門一角

地坪上的紅磚板和碎石舖成的雨接。
雨天之際,靠窗聽著水滴落在石上的答答聲,
應會有種閒適的自在感吧?
 
新北投  梅庭  銅門把手
後門鏽蝕的門把,透著歲月的滄桑感


新北投  梅庭  梅庭後側
 
新北投  梅庭  防撞軟條
因為屋簷延展到後來過低了,特地黏上膠條防止有人不小心撞上受傷
 

新北投  梅庭  後面另一角
 
梅庭後立面
「梅庭」後院

「梅庭」是一個很適合做咖啡店的園子,
雖然院子裏看來只有一株新種的梅樹,
兼賣簡餐生意應該也會很好。
不過,文化局並未將其發包給外面的業者,
而是採用免費參觀,並未添入任何商業行為。
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政策,
讓人能更好好地品味欣賞建築物的美,
走進院裏,撫觸大樹,靜聽蟬聲,讓思緒自由穿梭在過往與現在之間。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 09:00 - 17:00; 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票    價: 免費 
電    話:  02-2897-2647
地    址:  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6號
交    通:  捷運淡水線新北投站下車,往東沿中山路直走,步行約10分鐘抵達

arrow
arrow

    bu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