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榮溫泉001

萬榮溫泉(2014/03/16紀錄)

花蓮萬榮火車站附近的「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是近來熱門的旅遊景點,只是大多數人並不會再去留意近在咫尺的萬里橋溪。這條溪不僅有雄偉峽谷、寶藍清涼的溪水、還有溫泉湧現其間!只要多安排半天跋涉,便能暢快地享受一趟天然的三溫暖之旅。

萬里橋溪屬花蓮溪流域,與木瓜溪、壽豐溪構成花蓮溪的三大支流。其發源自中央山脈白石、安東軍、能高等百岳山頭的東側,在鳳林注入花蓮溪。昔日名列台灣第四大林場的林田山便是位於這條溪上游的集水區內。

日冶時期,日人在林場範圍內的萬里橋溪先發現了溫泉,並標示於地圖上。他們將泉水引出,修建旅社經營管理。而後在1939年開始,日本的台灣興業株式會社取得森林採伐許可證之後,正式開始進行伐木作業,同時也於現今的森榮里興建辦公廳舍、住宅。這處伐木基地日本時代稱作「森坂」,意思便是一個長滿森林的山坡。

光復之後,伐木作業繼續進行,在1960年代更達到全盛時期。此時的森榮聚集了約四、五百戶人家、二千多人。有小學校、幼稚園、中山堂、製材廠、火車站、修理廠、醫務室、福利社、食堂、公共浴室、攤販市場等。繁榮的景象讓這裡有『小上海』之稱。

當時有一條輕便鐵路沿著溪谷迂迴而上,終止於海拔二六○○公尺的中央山脈稜線東側。這條鐵道既載運伐木工人與機器上山,也輸送原木而下。因為陡峭地形的限制,沿途有三處路段是架設高空纜車索道以連接伐木鐵路。伐木鐵路上山時首次銜接纜車的地點就是在萬里橋溪畔俗稱「鴛鴦谷」的野溪溫泉附近。當年蒸汽小火車和流籠纜車在此接駁時,下山的工人都常選擇在此洗去一身風塵與疲累,而上山者則趁機泡澡養精蓄銳一番。

後來台灣林業經營方針的改變,1987年起林田山全面停止伐木,林田山的伐木工人漸漸散去,這個近半世紀的林場就此沉寂,由絢爛歸於平淡,逐漸沒落蕭條。而隨著鐵道的毀朽中斷,這處溫泉便也罕有遊客再光臨。


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於民國九十年六月規劃完成了「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為園區的林業歷史做更妥善的保存,並逐年整修鐵道、展示館、中山堂、遊客服務中心、場長宿舍與木雕館等,使林田山成為東部地區林業文化保存最完善的地方。


而前文所提到的「鴛鴦谷溫泉」,就是現在的「萬榮溫泉」。自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附近開始溯行而上,約1個小時可以抵達溫泉源頭。萬里橋溪的溪水常常呈現絲絨質地的寶藍色,在陽光下十分耀眼迷人,而富含鐵質的溫泉水又讓週邊的礫石染成了棕紅色,互相搭配下,是個視覺十分享受的溫泉。這裏湧出的溫泉溫度超過50℃,少量混合溪水,便能築出一處宜人的湯池。

 

我的書籍介紹:臺灣秘境溫泉

 

萬榮溫泉002

2014年3月16日,我特地請了星期一的假,來到花蓮找山友唐友與心蘭小聚。
我們安排了到萬榮溫泉一探的小行程。


隔了多年再來,
臺電西寶發電計畫已然終止,
萬里橋溪又恢復了安靜美麗的面貌。
很慶幸,幾經紛擾,我們依然保有這個秀雅的溫泉,
沒讓水壩蓄積的潭水給淹了,
像是桃園見也不見踨跡的榮華溫泉。


 

萬榮溫泉003
 
萬榮溫泉004
 
萬榮溫泉005
 
萬榮溫泉006
 
萬榮溫泉007
 
萬榮溫泉008
 
萬榮溫泉009
 
萬榮溫泉010
 
萬榮溫泉011
 
萬榮溫泉012
 
萬榮溫泉013
 
萬榮溫泉014
 
萬榮溫泉015
 
大葉溲疏

在溫泉邊發現了雅緻的開花小灌木,
回家一查,原來其名稱為「大葉溲疏」,屬於臺灣原生種。
大葉溲疏性喜陽光,多分佈於低至中高海拔山區林緣、開闊地、向陽的斜坡、路旁及河床地。

 

大花溲疏

網路上有提及大花溲疏因花色潔白並具有淡淡香味,
可作庭植添景樹;花、果枝並可供作花材。
只是我太孤漏寡聞了,之前竟都沒見過,也從未聽聞她的名字。
連花苞都這麼美的原生種植物,的確應該好好推廣啊!

 
萬榮溫泉017
 
萬榮溫泉018
 
萬榮溫泉019
 

 

採樣日期:102年1月20日 

溫度
pH
Na(鈉)
K(鉀)
Mg(鎂)
Ca(鈣)
Fe(鐵)
Si(矽)
氯離子
硫酸根
碳酸氫根
單位: ppm
51.0
6.84
468.90
34.73
4.86
95.90
0.81
39.47
516.10
130.40
645.55
 

萬榮-Radial

萬榮溫泉的泉質比較特殊的部份是擁有較高的氯離子(Cl-)濃度,
嚐起來應該是鹹鹹的(其實花東縱谷間的溫泉常常有這種特性)。
此外,由於與其他溫泉相較,鐵離子含量同樣偏高,
所以溫泉池畔總有棕紅色的鐵鏽色沉澱物,
且也不時可聞到鐵鏽味。
或許這是其不討喜之處。


 

 

2008年5月1日發表之紀錄:


萬榮溫泉湧於花蓮縣的萬里橋溪畔(我一直覺得「萬里橋溪」與橫跨其上的「萬里溪橋」兩個詞真像是在繞口令),是個泉質較為特殊的溫泉。以溫泉水所含有的主要離子來分類,屬於中性的碳酸氫鈉泉,但真與一般俗稱「美人湯」的碳酸氫鈉泉相比之下,其所含的氯離子與鐵離子濃度又超高,顯得特殊。仔細想想,臺灣和其離子成份比較接近的就是南橫上頭的復興溫泉了!而呈鐵紅色暈染的溫泉池子也是這兩個溫泉共有的特色。尤其萬里橋溪的溪水在晴日陽光照射下,是有如絲絨般的寶藍色,與溫泉池紅藍兩相襯映,十分好看。


萬里橋溪由於上游集水區範圍較為廣闊(最上源為著名的萬里池,好想去瞧瞧喔!),因而即便是枯水期,水勢也還是頗為豐盛,涉渡時需小心為上。正因水源豐富,台電原欲於此興建西寶水壩,引水發電。只是在執行三年後,第四年(94年)的預算因環保抗爭而被立法院刪除,位處稍上游的萬榮溫泉也得以暫時倖存。當初建壩工程施做時,在蓋電廠前先鑽探的通氣道兼逃生路線「不小心」打到了溫泉(摩里沙卡洞穴溫泉)。現在這道溫泉依然源源不絕地由坑道口溢出,就在溪側殘存的鐵道橋墩旁,流成一條長滿黃綠色青苔的溫泉瀑。就以往的經驗,溫泉左近往往都有類似高懸的冷湧泉,黃綠滑溜的,所以當時路過就路過了,並沒有多加留心,腦袋裏只有用力想像著當日火車拖著一截截橫遭斤斧的巨木,嘟嘟彎過鐵橋的模樣,沒有爬上去瞧瞧溫泉頭。現在回頭一想,過去看到的那些長滿青苔的冷湧泉在岩壁裏說不定也都是溫泉哩,所以才會有那麼豐富的礦物質!只是在緩慢的外滲過程中漸漸冷卻了。


原本想說從林業文化陳列館旁下溪就行了,後來才想起上次阿傑好像是從溪的左岸下溪才是(面向順流而下方向的左側),所以我們就又倒車,由西寶橋越過溪,順著產業道路又往上游開了不少距離。將車停妥在產業道路旁後,下抵溪谷開始往上游溯行。腳程快些的人,約莫一個小時就可以聞到空氣裏飄著淡淡的硫黃味,這便代表萬榮溫泉已經到了!萬里橋溪兩岸在此河段出露的是台灣最古老岩體「大南澳變質雜岩」中的黑色片岩。岩石呈灰黑色,紋理細緻曲折,滾落溪底磨蝕成卵石,模樣相當討喜。而快速侵蝕下切的溪床則於兩岸留下壁立千尺的堅崖,行走其間,迫力十足。河岸側與溪流中的白色巨石嶙峋,也是一絕。


萬榮溫泉又稱為鴛鴦谷溫泉,據說是因為當地溪谷有鴛鴦谷之稱。這處溫泉在日治時期的地圖上便已經有標示。過往林田山林運木材的鐵路及纜車在此接駁,伐木工人上下山間有時會先到溫泉浸泡一番,所以此處曾熱鬧一時。只是林木資源枯竭後,隨著繁華褪去,鋼軌朽毀,知道萬榮溫泉的人便也愈來愈少了。現今造訪此處,往往僅有溪水、鳥鳴與山風呼嘯聲。側身躺在暖呼呼的溫泉池裏,細細感受這大自然賜與的種種及身下陣陣冒出氣泡帶來的騷癢感,就覺得一切真是絕配啊!


在我探訪臺灣溫泉的過程裏,萬榮溫泉算是一個很遲才抵達的,倒不是因為困難度很大,而總是沒有同伴曾提議前往。在2008年清明節好天氣的加持下,我總算決定一訪,也順利達陣,真是太高興、太滿足啦!同樣在萬里橋溪更上游的樂嘉山西南側還有更難一親芳澤的樂嘉溫泉,據去過的朋友說,不僅僅是路徑的困難度大,沿途還有猖獗的螞蝗,不時地攻擊吸食人血,要到那個溫泉,挑戰性可是十足呢!真不知何年何月我才有機會親眼見到,親身泡到呢?


其實也常常聽聞有關萬榮林道美景的精彩描述。那是一條連接丹大林道而橫跨中央山脈嶺脊的越嶺道路。台電用來保修沿線的東電西送高壓電塔。我想即便無法在短時間內拜訪樂嘉溫泉,可以走趟萬榮林道也是很值得的選擇呢!

 

萬榮溫泉

 

 

arrow
arrow

    bu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