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般的臺北故事館
 
臺北故事館-3986
 

台北故事館 

高中時每天總得坐著220號公車,
貫穿整條的中山北路上下學。
在經過舊的中山橋頭時,總就會特別留意,
那間在北美館前,破舊卻難掩風華的英國都鐸式小巧建築。
即使手上拿著的是第一節課就要考的英文單字本,
腦子裏卻在幻想:要是我能住在裏頭那該有多好哩!
其實一直到現在,這也還是我的夢想,
能在都心擁有一座被花園圍繞的精緻別墅,真是太夢幻啦~

這間小巧的房子,目前更名為「台北故事館」,
位於中山北路美術館前,佇立於基隆河畔。

這棟有如英式童話故事建築,一直是台北人目光焦點。
日治時期原為大稻埕茶商陳朝駿先生的休憩別墅及招待商賈名流的場所,
光復後又曾做為前立法院長黃國書先生的住宅。
之後一度改為藝品館、美術家聯誼中心,
對外多少都有些神秘感。
建築一樓為紅磚造牆,二樓則為木造結構,外觀上有樹枝狀咖啡色木紋,
是典型的英國「都鐸式」建築。

提到茶商…
臺灣的茶葉貿易在19世紀後半葉可曾經是風光一時。
當時英國人約翰 . 杜益度(John Dodd)在台北名人李春生的協助下,
以福爾摩沙茶(Formosa Tea)為商標,將烏龍茶外銷到紐約,大受好評。
當然大夥有樣學樣。
茶商多了,賺大錢,自然就有能力蓋起這種別墅。

而在一九七九年被台北市政府徵購後,
這棟洋樓終於被指定為市定古蹟,
稱為「圓山別莊」。
而後封館整修近三年,
化身為現在的「台北故事館」。

舊日淡水河有在通航時,尚築有專用的碼頭以便訪客駕舟登臨。
如今斗轉星移,為了防堵豪雨致洪成災,
堤防愈修愈高,新的中山橋也一併擡升,
再加上南側北美館整平墊高的廣場,
台北故事館整個地就彷彿陷進了吐魯番窪地,四邊俱由邊坡環繞。
不過,也幸得如此,
從入口處沿階而下後,週遭市街的喧擾就全被屏除在外,
自成一桃花源。

進入房內,迎面而來的是一甬道,泛著上等檜木靜靜散出的懷舊幽香。
室內空間皆小,有流行於當時的新藝術 (Art Nouveau)凸花瓷磚以及紅、黃、綠三色彩繪玻璃點綴。
大概舊時的原物料比較缺乏,人們也懂得僅慎使用,因而空間稍嫌侷促。
不過,在小小的展廳裏看著當期的展覽,或是選購些紀念品,也是樂趣十足。



台北故事館

「台北故事館」的窗戶樣式多元。
例如上方照片的就十分別緻。
當一早太陽初初升起,
推開這樣的一扇窗,
看著白鷺飛過波光粼粼的基隆河,
而遠山含霧,更高的藍天預告著一日的好心情。
你想,這不就是人生最大的快樂嗎?


台北故事館

在另一側的小窗台上,或是栽上幾盆草花,
簡簡單單便讓歐洲閒適的氛圍洋溢。
一直覺得奇怪,
臺灣為什麼就一定要在窗臺上全給安上難看的鐵窗…
然後又用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塑膠盆種花…
說有多醜就有多醜哩!
國外就會專門出版「Window Container」的書籍,
把窗台邊上的花槽也當成一個小小的花園來經營。


台北故事館 

當然,這個擁有如此別墅的夢想也只是想想罷了。
就算中了大樂透,也是無法實現。
不過,現在可是只要花個小錢,買張門票,就可以徜徉其中了。
你能細細在小樓中穿梭上下,感受那股屬於文學過往的風情。
也可以到一旁的咖啡館裏,
坐下來,啜飲一口,
抬頭欣賞這建築的傑作,
學學在院子裏,稱做「拿橘子的女孩」的雕像。

台北故事館院子裏的雕像--拿橘子的女孩
  
話說橘子可是小柏我最喜歡吃的水果了,
原因不外乎…汁多味美,
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很懶。

你想想,汁多味美的水果很多,
像是西瓜、鳳梨、椰子…
可是吃起來多麻煩~拿刀動砧的。
而橘子呢!只要輕輕地一剝,
一瓣瓣咬下去會噴汁的果肉就這麼不沾你手的入口了!
連最相似的柳丁都做不到呢!

你看,
照片裏是個觀音石雕像,可是我卻只注意到了橘子,
可見我是有多喜歡了:)
要是給我顆橘子,
那才不可能如此地捧在手中哩,
早就給我三兩口地吃光啦~


更多照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hotspringtour/sets/72157606272537907/show/



臺北故事館
 
臺北故事館
 
arrow
arrow

    bu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